5日中午,烈日当空,綦江县丁山镇乡村公路边的站台上,当地村民余明霞正在等候公共汽车。突然,一辆车身印有“村村通”字样的崭新的客车驶进站台,车门打开,一股凉气飘了出来。“空调车,真安逸!”坐上车,余明霞高兴地说。记者了解到,2005年以来,綦江县通过农村客运改革,114个村通了客车,农民还坐上了类似城市的空调公交车。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城乡要统筹发展,城乡交通自然首当其冲。然而,目前重庆市农村交通的现实是,一方面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另一方面修好的路却难以开通客运班车,因为农村住户分散,客流量小,且出行时间没有规律,客运企业难有利润。“农民出行难”这一难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05年,綦江成为重庆市农村客运试点县,为彻底破解“农民出行难”问题,綦江县交通局大胆地改变了过去客运班车“定线、定点、定班”的运行方式,将全县19个镇划分为5大片区,实行片区公司化经营。每一个片区内,客运企业可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场镇的客流变化,灵活调度车辆。“如果今天东溪镇赶场,就把更多的车调到东溪,明天赶水镇赶场,就把车调到赶水。”綦江县交通局副局长王明其称,这样一举两得,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亏损,又能更好地满足农民出行需要。
然而即使这样,农村客运企业仍然没有利润。为此,綦江县交通局又按照“冷”、“热”线路搭配的方式,凡经营农村客运的企业,搭配一些高速公路线路和城市公交线路,以丰补欠。同时,市级相关部门和綦江县政府也对部分农村客运车辆实行了各种税费优惠。这样一来,企业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记者5日在綦江县丁山镇看到,公路上的站台既有站牌、遮阳篷,还有塑料座椅,看上去和主城区的公交站台没多大区别。“这是专门到主城拍了照片,拿回来复制的,一个站台就要一万多元。”经营该线路的冠忠綦江公司村村通客运站站长沈耀林称。此外,该公司还选用了每辆10多万元,“底盘高、骨架硬、存放货物空间大”的客车用于农村客运。
“这条乡村公路已经修好两年多了,以前没有客运班车,只有坐‘摩的’、‘面包车’等非法营运车辆,不但不安全,还漫天要价。”余明霞告诉记者,以前从东溪到丁山,坐“摩的”要10元,现在坐空调车也只要4元。据悉,目前,该县大部分线路开通了空调车。
据统计,截至目前,綦江县共有233个村通了客车、通达率达74.2%。王明其表示,到2008年,綦江将实现村村通客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