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夏,老爸叫老夏,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我们则是"宇通父女兵"。如果说部队造就了一个人坚强的毅志,那么宇通的企业文化则把宇通人培养成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尖兵"。我很幸运成为老一辈宇通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传承者,儿时的抱怨,青春的叛逆,如今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使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975年,老爸从部队复员来到厂里三车间工作,从每月37元干起,繁忙的工作阻挡不了他那一份对宇通的信念和一颗快乐的心。每天下班后,那熟悉的二胡声缭绕在16平米的筒子楼里,那悠长的余音仿佛诉说着老爸心中对事业最深沉、最执着的情义。
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老爸总是在加班,不能参加我的家长会,为什么家里没有彩色电视,我只能每天抱着收音机。"上班"这个词在我看来太苦了、太累了,不如上学来的轻松惬意。1986年老爸调入销售科,频繁的出差占据了他的全部生活和我的大半童年,而我也"有幸"初尝到生活的滋味,因为在父母都出差的日子里,只有茶叶蛋可以充饥。至今与朋友们笑谈时,他们都会对我曾靠茶叶蛋度过一周的经历大声叹息。而我则一直记着老爸说的一句话"爸爸出差一是为工作,二是为了你"。
随后的几年,我们家接连搬了两次家,从16平米的筒子楼到38平米的一居室,再到76平米的两室一厅,老爸也从销售一线市场调入售后服务部工作。几次搬家,那一摞摞发黄的奖状老爸从来都不舍得丢弃。因为这些奖状真实的记录了他的青春,他的汗水和对公司的感激。
时间的轮子在飞速的旋转,转眼间,我从一个懵懂的、不知生活疾苦的小女孩变成了爸爸妈妈心中的支柱,可是,这时,老爸的身体却亮起了黄灯,长期的辛劳和不规律的生活使得糖尿病缠上了老爸,缠得非常紧、非常急,紧急到眼看着它一个"+"号一个"+"号的增长,病痛无情的一寸又一寸的侵袭。
患病以来,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总是趁着春节长假住院治疗,每次体检过后,医生都会非常严厉的责备我和家人:"病到这种程度,怎么还不休息,时刻准备换肾,不能迟疑"。可是,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老爸,每到假期结束,他总是坚决办理出院手续,节后的第一天,他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为客户解决难题。
做为女儿,除了对他身体上和精神上格外关照外,面对病魔,我倍感软弱与心急。
然而,老爸,却和患病前一样,带着对事业的执着,带着与命运抗争的勇气,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耕耘,从未停息。
2002年8月,秉承老爸的意愿,我从一名宇通家属成为了真正的宇通人。学习、培训、总结、分析,工作让我充实,让我自信,更让我美丽。大量的信息与资源吸收使我快速成长,每天,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可当我每晚想把自己进步的惊喜告诉老爸时,他要么默不作声要么就是疲惫的在沙发上休息。很多次,我向老妈抱怨:"他怎么那么困,连话都懒得理",数数我们父女每周屈指可数的几句对话,于是我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夏三句"。直到有一天,老爸不经意的说了一句话:"不是不理你,白天不停与客户沟通、处理纠纷,晚上回来只想少说几句,犒劳一下自己。"
这时,我终于明白,宇通为什么能在短短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发展壮大,焕发生机,正是因为有了很多像老爸这样的宇通人,因为他们无私的牺牲与奉献,因为他们心血与汗水的凝聚。老一辈宇通人始终坚信,只有宇通这个"大家庭"好了,才会有自己"小家庭"生活的安逸。
老爸如镜子,我经常用他来审视和反思自己,我没有理由不积极,不努力。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之外,公司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我把这些当作一种磨练,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和累积。倦怠的时候,看看老爸因病浮肿的双脚和背后因并发症留下痕迹,想想他早已花白双鬓和那双半失明状态的眼睛,他还在工作中不断前行,我又怎能放松自己,只有不懈的加速快跑,才能赶得上老爸的脚印。
夏家有女初长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和老爸的故事每天都在继续,也许没有您的故事精彩,或者没有他的经历传奇,但我真切的希望老一辈宇通人的故事能象"心灵鸡汤"一样,感动我,感动你。宇通今年四十三岁,如果把宇通比作一个巨人,他正值人生的壮年,正散发着成熟的魅力。让我们为了宇通的明天,为了宇通的百年,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