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0,属于金旅的减法艺术
如果这是一笔投资,是把熟悉的项目尽量优化,做到最佳;还是把心血投入在未知可否的“X”上?现在,人人都面临这个选择。
新能源技术亟待发展,2009造车以节能为主
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经济迅速发展,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峻。技术滞后、能源使用率低下,由此引发的能源匮乏及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作为能源消耗的巨大载体,汽车业闻风而动,纷纷举起了开发新能源的大旗,然而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且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进一步优化原有技术,将节能减排落实到底,才是目前摆在汽车业界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注能源危机•关爱人类未来”,厦门金旅发展至今,始终将该理念作为一项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的发展,并确立了一条产品发展道路——“推进技术进步,倡导节能减排,实现传统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新能源开发并举。2009年,金旅六项节能技术的全面推出,坚定不移地加快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步伐。
节能减排,一种责任,一种态度
多多益善的观念深深植根在中国人心中,但凡与增加有关的多会被判断为好的,更甚至拓展为增加即为改革。轿子加上了轮子变成了车子,两个轮子的车子加个轮子变成了三轮车,再加个轮子变成了四轮车,于是在四轮的车子上继续添加便成了汽车的发展……
而如今,世界上一些品牌的产品用“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改变人们的生活,倡导节能理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企业责任。2009年在金旅的新品客车中,应用的六项节能技术:轻量化设计、低风阻造型设计、动力系统优化匹配设计、进排气系统优化设计、热管理系统优化设计、尾气再利用技术,充分表明了金旅客车在节能环保上所做的努力,也体现了金旅为做好占领即将到来的国IV标准市场而作的准备,更秉承了以客户的利益最大化为己任的态度,延续了金旅长久以来坚持的1-1>0的智慧,创造出了属于金旅的减法艺术。
1–1 > 0的智慧,金旅六项节能减排技术
会做减法的人是智慧的,会做减法的企业是睿智的。在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临时性的缩水策略未免显得亡羊补牢、寒碜仓促;而厦门金旅早已有了高瞻远瞩的谋略,并在始终坚持着。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绿色环保,厦门金旅用精益求精的研发精神为消费者服务,用实实在在的技术为消费者谋利。学会做减法,将能耗尽量减低。在2009,让我们细品属于金旅的减法艺术,通过“减”来实现更多,1-1>0的运算并非假设。
1. 金旅减负有方法——轻量化设计技术
背着10公斤的行囊跑步,必定会让你气喘吁吁,卸掉不必要的负重跑起来才轻松愉快,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对于客车也一样,减掉过重的包袱是节能减排的根本。减少整车重量不仅有利于车辆经济性的提高,而且对改善动力性及行车安全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大小闭环结构
首先,减重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材料的运用,金旅公司设计时在充分考虑满足整车强度的基础上,通过选用更优质零部件材料,来降低整车的重量。对于半承载车身,主要受力骨架采用优质16Mn钢,避免采用普通钢以保证整车强度,而且无需采取加大尺寸或加厚材料。对于全承载车身,则全部采用优质的16 Mn钢,既增加了强度又降低了车身的重量。其次,结构设计对车身重量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金旅客车在设计时采用UG三维软件全参数化整车设计和CAE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优化,所得的结构为考量了最优强度得出的综合结论。这样的设计在减重的同时,全面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小制动距离,减少油耗。
2.金旅的减阻美学——低风阻造型设计
蔚蓝海上飘着的白色帆船、天空中色彩斑斓的滑翔伞……这些都得益于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而空气作用力中的空气阻力却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客车的整体耗能。低风阻造型设计则是从车体造型入手,通过改变其迎风面积和风阻系数以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风洞试验
近几年,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路面状况得以改善,车辆行驶速度逐步提高,气动阻力成为消耗发动机功率与影响车辆动力性与经济性的最主要部分,使得通过车辆外形的改变以降低气动阻力显得更为重要。
对此,金旅进行了风洞研究和大量实验,在保证整车造型美观协调的基础上,大范围降低车辆的空气阻力。同时,在试验中使用CFD模拟计算,无需实车或模型,节省了大量的试验经费,车辆可在开发前期随时进行预测,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还可得到三维流场的详细信息。金旅还将车身美观理念与降低风阻系数双重融入于整车设计,整车采用流线型设计,使全车所有曲线、曲面全部符合B样条曲线曲面的要求。特别对于旅游和客运车辆,在增强流线型设计,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大幅度减少迎风面积。
3.减无效损耗——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优化设计
未装热管理系统的发动机,在温度升高的运行条件下,其风扇转速和发动机转速始终保持不变,发动机无法实现最优使用。而金旅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相当于给发动机装一台变频“空调”,使发动机在工作循环时,随着当发动机温度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在最佳温度运转,这样既大大减少了机械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又在节能降耗、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机应变”可说是对金旅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最贴切的概括。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冷却智能控制系统和风扇智能控制系统。目前国内客车还普遍采用直趋风扇系统。这种直趋风扇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但最大的不足就是噪音过大、功率消耗过多,满足不了当今世界倡导的“节能环保”的主题。
金旅公司自主开发了三速风扇智能控制系统,较传统风扇增加了中间转速一档,根据发动机的温度,可实现风扇不转、低转速转和高转速转。中间档转速低,比直接达到最高转速消耗功率小,节能效果更好。金旅以增为减的辩证法,使得小小的增加大大的减少了无效耗能,让发动机的能量,更多集中到客车行驶中。
4.减浪费——进排气系统优化设计
燃油燃烧释放的热量 = 做功(30%)+ 排气散热(30%)+ 机体散热(10%)+ 冷却系统散热(30%)。
如图所示,公式中的条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进排气系统优化设计”就是通过对上述条件的改进来优化整车性能。比如进气温度会影响燃烧的热平衡,从而影响燃油燃烧效率,影响经济性;排气系统管径设计的过大会浪费资源、对欧四机器还可能导致尿素结晶;管径过小会影响排气阻力,间接会影响进气效率,从而造成燃烧不充分……均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耗。
古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印象中武林高手修行遭遇瓶颈,须打通任督二脉方可更上一层楼,而进排气系统就如同客车的任督二脉,优化进排气系统无异于打通客车任督二脉。
进排气系统改造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取决于排气管径的大小,金旅技术人员通过反复实验,在满足发动机对进排气阻力要求的同时,力求管径最小化以实现降低设计成本,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在对整个发动机舱的设计中注重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设计的相辅相成,使整个热平衡趋于合理化。在南方地区,散热器可以选择的大一些,以保证发动机性能的稳定发挥和附件寿命的延长。在北方一些寒冷地区,热管理系统的应用可节约冷却系统所带走的热量,保证进气温度及舱温处于合适范围。这些内外部条件实则为发动机提供合适的运行环境,延长了使用寿命,对于客户来说,极大地缩减了维修费用,实现成本和能源双节约,金旅可见是高手中的高手。
5.减投入——动力系统优化匹配设计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兼顾,比如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就是一对矛盾体,动力性好其经济性就较差,反之经济性很好时,其动力性就会受影响而较差。当这对矛盾体达到最好的平衡点,就是一种优化。而优化要做好,客户才是主导。
减投入——图示动力系统如何实现优化 图1
金旅公司采用多渠道了解客户需求,比如调查问卷或者派出售前服务人员实地考察,然后将所得结果列入《技术中心产品开发任务单》,作为设计的重要输入依据。基于数据再选择专门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计算软件进行设计、匹配,以确定动力系统参数即发动机、变速箱、桥、轮胎的性能参数。比如平原地带用的客运车一般采用较小的传动系速比,以获得较高的最高车速以及燃油耗较低的经济车速;而对于城市公交而言,频繁的起步停车,选用较大的传动系速比,最高车速较小,一般控制在90Km/h,有的甚至更小,以保证较好的动力性。而在车辆投入使用后期,派遣相关人员及时跟踪、收集客户的建议,解决客户问题,这样有针对性的匹配设计真正做到为用户省钱。
减投入——图示动力系统如何实现优化 图2
6.减污染——尾气再利用技术
半个多世纪以来,汽车排放的尾气作为全球性公认的污染,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实现尾气再利用,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们已在尾气排放处理的研究中,逐步取得多项成效。
作为客车一线品牌的厦门金旅化废气为暖气,除了常见的尾气处理方式,金旅还开发了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取暖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的一端与尾气热交换器的一接口相连,另一端与发动机冷却水箱的回水管相连,中间部分连接车内的暖风装置及除霜装置;尾气热交换器的另一接口与汽车引擎的主水道相接,通过对流经的冷却介质的加热,从而实现车内取暖的目的;另外,该尾气交换器具水动阀门,可自由选择发动机尾气在该装置内的流向,以达到夏季不对暖风装置加热的目的;同时具手动自动除碳功能,以消除因积碳而造成的发动机背压增大及影响换热效果的缺陷;该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节约10%以上的汽车燃料用油。
正所谓“有高瞻远瞩之见者得天下”。对于国际潮流和国内市场大趋势的变化一直有着高度敏感的厦门金旅,在节能环保大潮刚刚在汽车业露头之际,便已全方位部署了企业的宏观节能环保战略。继率先完成混合动力与液力缓速等新能源客车的开发与成功运营后,在2009年初,强力推行六大节能减排技术,再次证明,成功绝非偶然,今后金旅还将保持一贯脚踏实地的作风,把节能环保融入企业发展理念,继续前行。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 首创新能源TCO理念!图雅诺轻客如何帮助平台用户降本提效?[05-11]
- 总统“亲自提车” 智利总统出席中通客车批量纯电动车交付仪式[05-11]
- 沈阳市与吉利远程商用车集团携手共建“电动+醇氢”产业链[05-11]
- 关注饮水安全 依维柯中国开展山区儿童饮水健康公益活动[05-11]
- 金龙铸就国际知名高价值品牌 再度闪耀上海世博展览馆[05-11]
- 畅游“千里山海”!安凯双层观光巴士威海浪漫上线[05-11]
- 辉光远扬 凯歌前行 福田欧辉“陆地头等舱”再次交付江西凯源[05-11]
- 开着房车看世界!100个理由告诉你为何选择房车旅行![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