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原创文章 > 标准:最容易被忽略的重点

标准:最容易被忽略的重点

2009-09-01 作者:张国元 来源:客车网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公路旅客运输量为220.7亿人,占各类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量的92.07%。庞大数据的背后不仅仅是我国客车销量的激增,更伴随着各种关于客车的重大交通事故见诸报端。


    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员超载、路面状况……我们为公路客运事故找到了一个又一个托辞,而让整个行业集体忽略的一点是——我们的客车完全没问题吗?其实,除去以上这些客观因素,客车本身不能满足需要是导致诸多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相关强制标准的缺失,给予了客车企业在安全设施配备上太大的“主动性”,更因此抹煞了客车生产企业在事故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推荐标准:有多少力度?


    2009年8月28日,四川省自贡荣县发生一起客车侧翻的重大交通事故,当场造成2名乘客死亡,另有多名乘客受到不同程度的轻重伤。


    2009年8月23日,湖南省娄底市一辆客车发生翻车事故,车上搭乘的29名乘客中有2人当场死亡,4人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其余另有23名伤者在医院救治。


    类似的事故实在触目惊心,数不胜数。我们试问,如果事故客车上都配备有安全气囊、安全带等最为基本的安全设备,结果还会如此惨痛吗?为什么这些设备在客车上出奇一致的被“忽略”了?记者在查阅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后发现,其中规定总质量大于12000千克的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必须安装符合规定的ABS,而在当初交通部制定的《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定中也要求高一级以上的大型营运客车必须配备ABS。对于其他客车两个文件均没有强制要求安装ABS。至于安全带的配备、座椅的长度和承载量等方面,都无强制标准。记者注意到,国字号标准中很多只是推荐标准,而非强制标准,很多主动和被动安全装置甚至成了客车的“选配”。客车买主自然从经济利益出发,放弃仍有提升空间的安全性指标。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客车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已有的客车相关标准有100多项,由于我国的很多客车技术来源于国外,都是引进后再加以改进和调整,更有甚者一些客车企业就是由原来的卡车企业改造而来,造成了客车企业门槛低、技术落后、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


    记者回忆起2009年上海BAAV年度客车大奖评选时,欧洲评委们对待客车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让人肃然起敬。不仅仪表盘、灭火装置等部位得到了认真审核,甚至是扶手、护栏的软硬程度等细枝末节也在这些欧洲同行们考量的范围之内。在欧洲,盘式制动器、行车记录仪、自动间隙调整臂、自动灭火装置、安全气囊、三点式安全带都是客车的必备装置。客车在国外之所以已经超越家庭轿车,成为最为安全的出行方式,这与国家对客车安全技术的强制规范不无关系。


    反观国内,由于目前很多涉及主动和被动安全设施的规定都是推荐标准,把产品做成什么样最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厂家的自觉行为,所以很多客车业界人士才会在客车网论坛上疾呼:“做车就是做良心!”


    强制标准:足够完善吗?


    自从2008年2月1日起,我国生产的客车开始执行一项新的国家强制标准——GB13094-200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据标准主要起草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客车分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孙鹰介绍,新版标准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一系列安全要求。“每一条术语,如应急门、动力控制乘客门、行动不便乘客、轮椅使用者、优先座位的定义及技术要求都反映了该标准无处不在的安全要求。”


    另外,从2006年8月1日开始,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范围已从之前的M1类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车辆)扩大到全部载客车辆。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有关人士也表示,全部载客车辆纳入召回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客车安全性不高的现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韩镭指出,客车安全话题现在引起了厂商的重视。自从客车安全这个话题悄悄地热起来后,特别是国家强制标准实施以来,各大生产厂商纷纷打出安全牌:测翻试验、加装配置……而且几乎一夜之间,全国的中高档大客车都装上了ABS。针对目前我国强制性国家安全标准日渐完善,邱京宁认为:“进步很大,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其中就包括标准的细化和全面性。事实上,各厂家对待安全的态度也相差悬殊。”


    “想要真正改善客车安全性,不论是国家机关,还是客车企业,任重道远。”在2009年4月举行的客车安全技术标准评价体系研讨会上,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裴志浩表示。他同时也指出:“2009—2010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将着力补充和完善客车结构安全标准,包括客车上部结构强度分析研究与试验测量方法、客车正面强度试验研究与测量方法、客车发动机可变进气门缓速制动装置研究以及客车轮胎爆胎保险装置研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营运客车安全标准体系。”

阅读量:
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