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政策法规 > 李进巅:两税合一是内心的呼唤和期望 外资同样获利

李进巅:两税合一是内心的呼唤和期望 外资同样获利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6日 00:00 作者:佚名 来源:搜狐汽车

  记者:这次两会,您带来了什么样的和汽车行业相关的议案?

  李进巅:这次两会我们跟国务院总理在一块,明确提出了中国的经济要求又快又好的发展,特别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我们总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的基本原理是非常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符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我在这次两会上,针对中国汽车工业十几年发展当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个关于皮卡车,如何促进中国的皮卡车的发展问题。皮卡车既是消费的工具,也是生产的工具,非常适合中国发展中的国家国情和大众的消费需求,对于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白领阶级,对于小工商业主,小工厂,对于旅游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适合的。可是我们国家这几年来有一些城市在主要的街道上对它限行,提出减行的限制后,皮卡车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障碍和阻力。国外的皮卡车包括发达地区,美国也好,欧洲也好,皮卡车占整个汽车总量都在20%以上,东南亚国家高达60%,而中国皮卡车占据中国汽车总量占经济微不足道,才4%。所以为了让更多的富裕起来的农民能够开着皮卡车进城去卖农产品,让小工商业主能够便利使用两用的汽车工具,为了节省他们的成本,为了促进旅游业更快的发展,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不要限制一些中端的皮卡车。更何况这些年来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皮卡车的档次也在上来,在环保方面,在节能方面,在乘客的舒适性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进,甚至比现在有些经济型轿车性能还要好,所以他们完全可以继承,完全可以行驶在城市的街道上,毫不逊色。在国外大城市,皮卡车是堂而广之的行驶,并不影响城市的形象。

  这就是我对汽车的第一个议案,我相信我这个议案会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昨天在会议上,我提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有的领导同志当中就表示了对这个问题比较引起重视,要给予解决。

  第二个提案就是关于大客车的发展问题。随着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城市公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关注。国家六部委专门发了文件,要求如何加快发展,城市的交通问题,这次总理在报告当中,也明确提出来了要优先发展城市交通。所以城市交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多客车生产企业的重视。

  黄海汽车作为中国公交企业的领头羊,作为中国最大的公交车的生产商,我们率先进入这个领域,而且在这个领域当中,不甘寂寞,不甘贫穷,不甘吃苦,已经耕耘了20年了,现在我们的产品逐步地得到了广大用户和一些城市的认可。特别是这次北京在迎接奥运招标当中,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每年都拿到1000多张大订单。黄海客车现在已经长安街上,中华民族第一条街上行驶着。给北京也给中国人提了气,增加一套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由于城市公交车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注意了,现在很多客车厂都进到这个领域来,都想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一件好事情,竞争会促使进步,但是一些地方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却采取了一些不健康的做法,为了使他们后进来的企业能够尽快占据市场,往往采取地方的保护主义。让他所在的地方只买所在的客车厂生产的公交车,而把兄弟省,兄弟企业生产的公交车拒之门外。这样做的结果就把中国统一的,广泛的市场分割成独立的,分散的市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地方保护主义的结果也不利于市场竞争,不利于客车行业技术改进,追求进步,给用户体规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这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我提议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发布相关的指令,保护公平的竞争,保护中国统一的商业市场,消除地方的保护和地方垄断。为中国客车业的发展,为城市交通真正得到又好又快的健康成长,大家共同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我对国家其他法律方面的规定还提了一些建议。我是密切注意到我们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课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和课题的解决,能够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微薄之力。

  记者:您提的两个议案都和和谐有关系,比如皮卡,一直提限制,以前长城和中兴提这个问题最多,包括大客车,现在地方保护主义比较盛兴,大家都愿意采用本地企业的产品。

  李进巅:实际上作为用户来看,并不希望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公交的运营的企业,他们希望在全国范围招标,去选择价格既合理,质量又优的产品,这样运行成本更低,老百姓坐起来更舒适,票价更合理,他喜欢通过招标。而地方政府由于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追求自己所谓的在此期间的政绩,地方官员喜欢搞地方保护。

  两税合一是内资企业长期的内心呼唤和期望

   记者:这也是不和谐的地方。两税合一,以前包括国有企业,包括内资企业,对两税分开意见非常大的,如果两税合一的话,对黄海来讲,有没有从中得到政策上的好处,比如说税收的降低,竞争优势的加强?

  李进巅:两税合一是我们内资企业,也是汽车生产企业长期以来的内心呼唤和期望。中国都加入WTO了,国外的企业进中国和我们的产品进国际市场都要求国民待遇,为什么在中国不能搞国民待遇呢。这是必然的要求。这次中央提出两税合一是深得企业界人士的双手欢迎,这个决定对企业来说是开辟一条新的生产道路。拿我们企业来讲,现在所得税如果两税合一,降到25%,有8个点。去年营业税将近一亿七千多万,八个点节约起来,就是接近一千三百万。无论对于我们的股民来说,我们的投资股东,还是对我们的员工,还是对企业的改造和发展来看,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利好消息,是一个福音。所以我们非常欢迎,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人大常委会草案发给我们,预先讨论的时候,当时就激烈地要求能不能今年就实行。听说08年1月1号实行,我们现在等不及了,好事都希望快点干,早点干,让企业早一点受益。从正常来说,我们和国外合资企业大家追求公平平等,对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主持人:内外资站在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竞争。

  李进巅:这样中国人和国外人在一个起跑线上一起竞争,这样谁能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就看你的产品,因为大家起跑线是一个起点。中央这个做法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合理的,也是非常公平的。

  主持人:除了从自己成本考虑外,和外资竞争时,优势也增加了。毕竟内资的税率降低了8个点,外资上升了10个点。

  李进巅:对,外资现在享受15%的税率,他们要升10个点,我们降8个点。我们一些产品,和在中国设厂的美国公司产品,经常在市场上发生竞争。同样的产品,人家卖的价格比我们高,税收却比我们还低,所以利润率比我们高很多。这个很不公平!

  这个不公平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没有本事,也不是我们企业没有能耐,而是我们国家先前建立的游戏规则不一样而造成的。这次大家把游戏规则统一起来了,大家可以统一显现伸手,相信我们会在经营当中发挥我们的全新技术学习对方,超过对方。

  主持人:两税合一的表决应该是在快闭幕的时候?

  李进巅:闭幕大会上,我相信这个表决会以最高票通过的,没有反对的。

  中国事或者中国企业,大家对两税合一的做法是发自内心的欢呼,发自内心的赞成,没有任何的犹豫的可能,都毫不犹豫。

  主持人:我们去采访包括内资的自主品牌的老总,都是非常高兴,但跨国公司很低调,不愿意说。

  李进巅:这对跨国公司来说,也是很好的机遇,因为中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承诺,中国政府需要完全兑现。今年政府再一次讲了,两税合一后,跨国公司要等其优惠政策的期限全部执行完了以后,才执行新的税法,对它有一个过渡期。这样,外资既定的优惠政策不变,优惠政策完了以后,按照原来的税法规定,要执行33%税率,现在优惠政策照样执行,执行完了以后,外资同样执行25%的税率,同样你少执行8个百分点,对跨国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它的优惠也没有减少,而且获得了长期的优惠,所以跨国公司不要把占了大便宜当成吃亏,这个帐算得不对的。

  大力发展BRT公交 最近几年不涉足轿车

   主持人:汽车界的代表和委员谈得比较多,就是自主创新,很多老总都谈到这个问题。曙光集团在过去的两年,在自主创新方面,做过哪些努力,取得哪些成就,今后怎么来和国家大的自主创新的方针保持一致?

  李进巅:黄海在自主创新方面,把它当做一条生命线。黄海是中国最早的自主品牌。黄海品牌已经有50年的历史,所以黄海在过去是靠自主的品牌走了一路,现在在中央提出自主创新的要求之后,黄海会在自己路上走得更健康,走得更快一些。我们现在自主创新走的道路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然后再创新,使自己取得竞争的优势,走的是这样的道路。

  去年的7月份,两会以后,我们从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曼公司引进了全套的BRT所谓的低地板、大容量、快速的公交系统的技术,而且我们引进这个技术是从产品图纸到工艺,到一些工装,到管理,我们全部引进来了,引进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他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同时在引进时又有第二条规定,根据我自己的消化能力,只要是我自主能够开发的产品,能够替代进口产品,用我完全自主做决定,而不要通过德国曼公司的批准,这样给我引进曼公司的BRT技术全部国产化奠定了一个法律的基础。

  我们引进了技术以后,先后派了三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到德国去学习,学习完以后,开始了全部在国际的消化吸收。今年2月底,第一台样车装配成功,现在已经开到了上海的客车博览会展了。根据这个引进的要求,现在正在做两个方面的加紧工作,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春节都没有休息,为了建设厂房,采取了农村的生产冬季蔬菜的方式,建立起大棚,在大棚里盖厂房,为了抢这个时间。同时我们加紧把国外的产品消化吸收国产化。我们预计在今年六月份就要进行BRT引进客车国产化的生产。今年下半年,国产化的BRT车将行驶在中国的道路上。

  BRT的引进,不仅仅引进公交CD板快速大容量的公交系统,而且对整个城市客车也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对整个骨架的技术到内饰,到底盘技术,方方面面做了全面的消化吸收。但从节能来看,整个车体的重量比我们国产汽车轻一到两吨,无论从环保还是节约能源来看,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我们通过这个技术来看,把整个黄海客车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平台。

  主持人:黄海客车目前发展很不错,在北京经常能看到黄海的公交车,也经常坐。现在黄海集团除了公交车,包括车桥零部件之外,目前有皮卡,对轿车方面有没有想法?

  李进巅:我们还没有做轿车,我们在自己的细分市场上做好。

  第一个在黄海客车上,除了做公交车以外,可以做长途客运车和旅游车。

  第二个细分市场在SUV上,在原来推出的SUV基础上,今年年初又推出了汽车领域的SUV,在这个系列上,可以生产一个系列的产品。去年把我们生产的SUV汽车捐献给了可可西里,在可可西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道路情况下,经受住了考验,而且表现得非常优秀。今年我们又把我们的SUV多功能车捐献给了登山队,登山队用这个车作为在2008年奥运会登上珠穆朗玛峰点燃奥运圣火,通过圣火照亮全中国,照亮全世界,我们汽车也会攀登珠穆朗玛峰高峰中,进一步经受考验,展现出它的雄风,会像在可可西里表现一样,会进一步验证。这个车现在已经非常受用户欢迎了。这个车价格最合理,品质最优,而且外观挺时尚,特别受80年代后年轻人欢迎的汽车。

  第三个细分市场是在皮卡车上,大作文章。我认为皮卡车是中国未来汽车发展空间很大的汽车。现在全国车今年能生产八百万辆,如果皮卡车占三分之二,如果占到5%的话,就有40万辆,现在皮卡车国内一年才六七万辆,发展今年很大。去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款新的大客车皮卡,它的外观非常雄伟,内饰很豪华,空间很宽敞,行驶起来又非常坚固可靠,已经博得用户的欢迎。现在我们处于一种状态,把皮卡车当做一个系列,最高的能卖到七八万块钱,最低的卖到三四万块钱,让各类各阶层喜欢皮卡车的用户都能买到自己喜爱的合适的车。今年目标是两万辆,争取到2010年皮卡车能卖到五万辆。

  第四个细分市场上是特种车。黄海一直是部队特种汽车生产工厂,这几年一直给部队提供特种车,把军队严格质量管理和特殊的技术含量释放出来。明年黄海汽车将成为强有力的产品。我们会在这四个细分市场上会有大的操作。

  我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黄海的客车进入前三位;我们的SUV皮卡车进入前五位,这不是单纯的国产品牌,包括在国内汽车业SUV皮卡车进入前五位,我的车桥还要继续保持到国内老大的地位,同时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车桥生产企业。现在车桥不但供给国内汽车生产厂同时供给国外的其他汽车公司,我们想销路,市场进一步扩大一些,我的特种车想成为自己特色的,军民两用的乘用车市场。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也充满着希望。在现有的品种里,先做强,再做大,又好又快的得到发展。中央做强做大的方式,在三年前已经提出来了,这是目标要实现做大。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实现百年老店,寻求发展的目标,不求一时的高低,要求长远的发展,所以我的心要静下来,做得稳点,一步一步奔向未来。

  主持人:最近几年都不会有做轿车的打算?

  李进巅:不会,曙光不会,我现在的产品应该说技术打的不牢,还没有做强,没有做好,等我做强了,做好了,我再考虑进入新的领域,总不能像小猫钓鱼,这边没有钓起来,那边抓蝴蝶,又去折花,我要沉稳一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主持人:06年有一个统计,整个行业的增长是20%左右,轿车的增长更高一些,但是说商用车的增长几乎没有什么增长,不知道您对这句话有没有影响?

  李进巅:去年黄海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黄海2005年有12个亿,去年干到17个亿,黄海有比较高的增长率,上一年2千多万,去年已经达到6、7千万,所以它的成长率也很高,黄海的增长速度非常高,在同行业当中,是发展比较快之一的企业。

  主持人:您觉得中国客车市场走向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进巅: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我们还是讲客车这块,卡车这块由于我们生产这个产品,研究很好。中国商用车市场在最近几年,会在公交市场上有一个快速的发展。这个发展得益于中国大政方针,就是要建设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很重要的内容要解决老百姓的吃穿出行玩。现在的问题排在前面是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百姓上班难这两个课题。这两个课题的解决只有一个革命性的措施就是发展公交。这样以来,需求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两方面都会推动公交车的快速发展。客运旅游业也会有发展,这个发展主要是农村公路网的建设,昨天已经公布了农村公路网从今年开始要加大投入建设,在最近两三年之内,农村村村通公路,这个问题有非常大的改观,这也会推动客运旅游车的发展。我觉得客车最近几年,总的来说发展势头还是看好的,还是有很大的作用。

  全国21城市将上BRT公交车

  主持人:上海车展曙光将有什么动作?

   李进巅:我们重点展示引进德国曼的技术、自己装配的第一台BRT客车,也就是说在中国将要出的样车。今年两会有记者特别问我,你有知识产权吗,会不会像别的品牌那样,改进一个螺丝钉,也需要人家本国批准吗,我的恰恰好在这里,买断了,完全由我自己做主,哪个需要改进,哪个需要国产化,都需要我自己决定,他不干涉。

  主持人:目前它的零部件还处于引进多一些,有没有一个国产化的时间表?

  李进巅:这个我们有一个时间表,但是现在正在加强。

  主持人:这个样车出来以后,它应该是快速,大容量,这个和目前市场上公交车到底是什么样,因为大多数人没有看见这个公交车?

  李进巅:应该讲低地板公交车就是像第一道机场调度车,一踏步就上车,大容量是18米长,现在国家正在研究能不能改变我们的公共交通法规的要求,再加长一点,但是没有定下来,前两天有人告诉我,你们可以提一提意见,多长合适一些。现在定的法规是18米长,一次载客可以载到300多人。它是专门的线路,自动化的交通信号,这个车来了以后,交通马上给绿灯了,自动化的交通管理,再加上其他的一系列采取的步骤,使这个车能够在非常快,有专门的道路上快速地行驶。

  主持人:这个车要投放的话,有可能像北京、上海大城市有投放,稍微小一点的城市呢?

  李进巅:国家这次规定在21个省会的重点城市都要求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都要上这种车,现在辽宁上这种车是两个城市,一个是大连,还有沈阳,规划已经做完了,其他的比如上海、杭州、西安、广州、深圳,都在规划中。一些省会城市都在规划。

  主持人:目前BRT在黄海公司以外,国内还有其他公司吗?

  李进巅:国内引进这种技术还有一家浙江青年尼奥普兰,他们是引进国外的散架来组装,然后输出。而且产品的技术  比较老一点,黄海引进这个,全部是国产化的,我和他比技术,能够更靠前一些,最新技术,第二我的价位相对它低许多。

  主持人:这种车比目前的公交车还应该高出不少?

  李进巅:比目前公交车价格最少能提高一倍。

  主持人:会不会对城市其他车销量造成困难?

  李进巅:它的销量肯定不会像公交车销量那么大,这种快速公交车北京建四条,大连建一条还是两条,沈阳计划建三条还是四条,不能建太多了。是放射性的网络,但是我们会把BRT这个技术移植到其他的公交车上,做成准BRT,但是不是专门限路,车体不是那么长,可以改到其他的线路上,把它继承过来。

链接://m.azurecross.com/policy/2009/0306/article_8038.html
政策法规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