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政策法规 > 北京:关于印发缓解交通拥堵第六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京:关于印发缓解交通拥堵第六阶段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1日 00:00 来源:

    京政办发〔2009〕2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年)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三日


    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2009年)工作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遵循“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工负责、综合治理”的原则,2004年至2008年本市开展了五个阶段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作。在广大市民支持配合下,经过多方努力,初步建立了安全、高效、优质、功能结构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交通保障。但是随着机动车迅猛增加和交通出行量持续增长,在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尚未建成、城市路网尚未完全建成、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系统尚未完全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和交通需求管理综合配套措施尚未完全出台的情况下,市区交通拥堵的形势仍然严峻。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目标,巩固前五阶段工作成果,以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为主线,继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路网功能,加大实施疏堵工程力度,推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建设。


    (二)工作目标。
 

    在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遏制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加剧趋势,力争局部路段和地区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缓解,整体路网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2年,早晚高峰路网运行速度比2008年底提高3%,市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5%。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继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1.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高水平开通试运营地铁4号线,有效缓解中关村、西单等地区交通拥堵状况;加快建设地铁6号线一期、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大兴线、亦庄线;开工建设地铁7号线、14号线一期、昌平线一期、15号线一期、房山线、西郊线等6条线路。为发挥轨道交通作用,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做好地铁6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和10号线二期实施分段开通运营准备。


    2.挖掘轨道交通既有线路运输潜力。实现地铁1号线、2号线最小发车间隔缩短15秒以上,继续深入开展提高地铁5号线、10号线一期运输能力研究。


    3.构建快速公共交通通勤系统。依托轨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BRT)、常规快速公交线网,打造以早晚高峰通勤出行者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地面公交运送效率为重点的快速公共交通通勤系统,改善公交服务品质,增强吸引力。积极引导市民减少驾驶机动车出行,多采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新增20公里公交专用道,使其达到278?5公里。


    4.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中心换乘站建设。完成一亩园公交枢纽建设。开工建设苹果园、四惠、宋家庄等三个交通枢纽。大力推进公主坟等公交中心站、首末站建设,实现乘客站内换乘。


    5.优化调整公交线网。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减少重复线路,减少重叠设站,提高运输效率。完善快速公交1、2、3号线相关设施,到2009年底,新开、调整市区公交线路50条,延长线路运营时间50条,并优化、调整郊区道路客运线路30条。新增更新环保公交车2600辆。


    (二)大力推进道路网建设与养护。


    1.快速路建设。建设蒲黄榆路、西外大街西延一期、广渠路、阜石路等4条城市快速路。推进西外大街西延二期、京包路(四环路至五环路段)等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2.主干路建设。完成北苑路北延工程、北苑东路建设,缓解天通苑地区交通拥堵。续建朝阳路、西直门内大街、成寿寺路、玉泉路三期、北京南站外部道路、南马连道路、马家堡东路、辛店村路东延、林萃路、北土城东路、高粱桥路等道路,开工建设东直门外斜街、香河园路、工体斜街、西客站南广场外部道路、万寿路南延、杨庄大街等道路,缓解东直门外地区、西客站周边、北京南站周边、赵公口等区域拥堵。加快西大望路南延、玉林西路南延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3.次干路、支路建设。建设双旗杆路、东南二环内环辅路(光明桥至玉蜓桥)、百子湾路、三里屯南街、小营路北延、定福庄西路、光彩西路、光彩北路等,拓宽八达岭辅路(清河桥至上清桥段),完善路网功能,打通微循环,缓解区域拥堵。对尚不具备开通条件的微循环道路项目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4.高速公路建设。完成西六环(寨口至大件路段)、京承高速公路三期、京包高速公路北段建设,开工建设京包高速公路南段、京开高速公路市界段。推进京石二通道、京台高速公路、密涿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5.一般公路建设。新改建大兴区南西路(京开辅路至马西路延长线)以及回龙观北侧的七北路(八达岭高速公路辛庄桥至七星路),建设八达岭过境线等郊区公路100公里。续建第七届花博会外部道路、108国道复线等。新开工建设111国道改造二期、密关路支线改造、怀长路、黄良路二期、宋郎路北延等33个项目。


    6.道路大修养护。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完成长安街大修工程。完成城市道路大中修工程40万平方米,维修改造20座城市立交桥。完成乡村公路大修400公里,公路大修260公里、加固改造公路旧桥25座,改造公路交通标志300公里,完成绿化工程100公里。


    (三)实施交通疏堵工程。


    1.二、三环路改造。针对二、三环路沿线部分出入口和公交站点设置密集,早晚高峰时段易引发区域性交通拥堵的状况,因地制宜,实施区域改造工程。


    2.优化平交路口。改造上地环岛,建设灯控十字路口;对宣武门外大街、新兴桥东南侧辅路等局部路段、路口采取工程改造措施,优化、渠化路口路段300处,改造路口30处。


    3.铁路道口平交改立交(以下简称平改立)。建设高碑店、水南庄等6处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改善道路状况和车辆通行条件。积极推进化工路、四道口等9处铁路道口平改立前期工作。


    4.建设公交港湾及站台。对新街口南站、外交部街站、法华寺站、槐柏树街东口站等8处公交站进行加长、拓宽及扩建公交港湾等改造措施,增加港湾(站台)的运行能力,减少公交车辆与社会车辆的相互影响,提高车速。同时结合新建道路同步实施20处公交港湾。


    5.完善过街设施。建设改造南中轴木樨园服装商城、车公庄西路等5处过街天桥;对马连道南街、和平里东街等11处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方便非机动车及行人过街。


    6.清理占路线杆。完成宣武门外大街与校场口胡同交叉口、北京西站南街与马连道南街交叉口、青年湖北街北口等16处占路线杆的清理工作,改善道路状况。
 

    (四)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1.优化交通信号系统。新建99处公交优先灯控系统,使公交优先路口达到150个。分阶段完成五环路内880处信号灯优化配时,改进205处快速路出入口信号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和人工干预两种调控模式。增加中心城主干道绿波路段,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新增信号灯故障自动监测器55处,新增电视监控运行状态监测器200处。


    2.提高交通信息服务水平。通过交通仿真和实时测算,使交通流量预测预报精确至5分钟,更好服务市民出行。扩大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增加整点路况分析、区域交通变化、静态交通预报等信息,引导市民提前选择出行路径。新建60块室外诱导显示屏,实现对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连续诱导。在100个路口设置行人倒计时和盲人音响组合灯具800组。


    3.完善交通指路标识系统。增设道路隔离护栏30公里,增设指路标志2000面、路名确认标识3500面、地面标识500组,提高交通安全服务水平。


    4.扩大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以下简称ETC系统)的使用规模。加大ETC系统推广使用宣传力度,在八达岭、京石等高速公路新建100条ETC系统收费车道,提高通行能力。


    5.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建设交通信号区域控制系统、交通综合监测系统、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与交通诱导系统、客运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停车诱导系统、道路交通预测预报系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全面提升交通科学管理水平。
 

    (五)实施交通管理措施。


    1.继续实施机动车按车牌尾号每周一日高峰时段停驶交通管理措施。调节道路交通负荷时空分布,削减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做好跟踪监测分析等工作,研究长效措施。


    2.研究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价格。通过经济手段引导机动车尽可能停放到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楼(场),减少进入中心城区机动车数量,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和因地面停车导致的交通拥堵。


    3.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研究调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上下班时间,倡导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实行弹性工作制,鼓励网上办公。


    4.规划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编制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和实施商务中心区、广安门内大街等重点地区及人流量比较集中区域的行人与自行车系统优化改造。


    (六)加强交通宣传教育。


    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要加大对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主要包括:开展第三个公交周和无车日活动,继续做好每月排队日和让座日工作。倡导“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路文明、管理文明、服务文明”,努力提高交通参与者的现代交通文明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发展改革、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市政市容管理、交通、财政、国土、环保、园林绿化、公安交通管理、城管执法等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按照本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抓好组织落实。


    (二)建立评价考核机制。
 

    市交通、发展改革、财政、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要建立缓解市区交通拥堵工作评价考核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定期通报情况,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链接://m.azurecross.com/policy/2009/0601/article_10649.html
政策法规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