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首页...新闻快报  
出口免验·宇通创新故事之二:上阵更需"父子"兵

  
  核心提示:在宇通客车,有许多一个家庭都在宇通上班的职工,这构成了一种比较奇特的现象,日常的各种标准还能得到有效执行吗?老吕一家子向我们敞开了心扉……

  吕社宏:现焊装车间工段长,76年进宇通,今年52岁,负责160名焊工。

  吕社宏之女,今年25岁,中专毕业,学的是财会专业,进宇通六年,在材料处做成本会计工作。

  我是76年进宇通的,那时是计划经济体制,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张标准图纸,你就照着标准图纸干就是了,不允许你有任何改进,全中国生产的客车都一样。

  我从农场当知青进宇通客车就当焊工,当时的工作就是把大梁全部分解掉,再加长再铆起来,当时,几乎全中国的客车厂都是这样干的。

  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宇通客车逐渐也有了自主的开发权,现在生产出的客车跟过去根本没法儿相比。

  那时候干活是计划经济,一天你可以不干活,这一个月给你订30辆的任务,有的离家远一干几天就不来,你干好、干坏都有人排着队要,甚至还要拿批条,牛得不得了。
现在不行了,实行市场经济了,不管是车间的工人,还是管理层,人人都有危机感。如果你干的不好,从干部到工人,干不好都就得下去。宇通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好?还是机制对了头。

  现在国内各个厂都在搞自主开发权,我们宇通客车这儿还有博士后工作站,新技术每年都要推出,客车方面和全球同步了。现在制造的车有10多万到20多万,甚至50多万的车都有。这说明宇通客车的产品系列市场比较宽。上下结构与市场发展的平衡性很好。我们工人能没干劲吗?!

宇通车间

  现在车间年轻人多。新车推出的节奏也快,客车的机械化程度不是太高,骨干力量可以占到三分之一。

  我们实行的是员工三级培训:先工段培训、然后是公司培训,车间是二级培训,班组是三级培训。

  不管是谁,刚到新岗位必须培训,一级、二级是强制性的。然后,再进行一级、二级集体培训,而三级培训则是师傅手把手的带。

  师傅带徒弟,必须跟着师傅,最少三个月以后,看他的技术怎么样,能顶岗了才可以顶岗,三个月以后通过考试,看你能不能达到顶岗,如果达不到就不行。

  去年出口古巴是宇通客车面临出口步伐最快的阶段。发展越快,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就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体现出来。

  您刚才看到看版了吧,每天的质量通报和阶段性工作评议那上面都有,160人每天都有人看,不能落。

  我对这160人的了解,要超过对家人的了解,谁的技术好,谁带什么人,怎么带,都要全盘考虑。公司、车间、工段、都有培训计划,它是维系宇通客车产品标准的一个安全通道,这个通道,在我这160人中就要考虑,怎么靠标准,怎么靠师傅带徒弟,怎么靠日常的班前会调动积极性,让焊装车间所有的工作齐头并进。

  我教出来的1个徒弟,现在一个人带了7个徒弟,他有辐射效应,最近他刚从古巴回来,待了3个月,这回他又有黑皮肤的外国徒弟了,再过1个月,他要去伊朗,在德黑兰宇通新建了一家组装厂。

  我的这个徒弟目前还承担着160人的焊工三级培训,他是我们这儿的"林教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的进,走的出,脾气好,善教人,替我的工作分担了不少的压力。这样的徒弟越多越好,符合宇通客车发展的需要。

  吕社宏的徒弟任少卿,今年30岁,在古巴呆了三个月,刚回来。下面是与他的对话。

  你对古巴印象如何?

  任少卿:见了中国人竖起大拇指,然后是宇通。

  在古巴的这三个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任少卿:古巴人对宇通的产品印象非常深刻,在此之前,也有奔驰、MAN,还有沃尔波沃也采取组装的方式。但是,宇通进去以后,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大街小巷跑的都是宇通。十分凑巧的是,宇通客车合作组装的工厂恰恰是用的是奔驰和沃尔沃的组装厂。

  但是,我们宇通客车生产的量要大,第一批是300台,目前已将干了200多台,第一个月时间几乎是在熟悉各个工位的情况,第二到第三个月是正式组装。

  你怎么看待宇通客车走出海外?

  任少卿:作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宇通客车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作为宇通在河南生产,是我们河南中原人的骄傲。

  你怎么理解现在这个岗位和宇通走出海外之间必然的联系?

  任少卿:每一个宇通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岗位,我的岗位是焊工。现在焊装车间里有160人,我的技术是拔高的,我带了7个徒弟,这7个徒弟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形成了三个梯队结构。我在日常的工作之外,还要做三级的普及培训教育。

  质量和免检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

  任少卿:我是96年进来的,从郑州技工学校毕业,当时一个班是27个人,进来后就在焊装车间,当时我的师傅就是吕社宏。

  如果从产品的角度讲,车子结实不结实,耐用不耐用,都是从我们焊工手里制造出来的,但是,在它的背后:实际上,还是由宇通品牌的市场长久性,决定了宇通客车的发展大与小,高与低,快与慢,品质的好与坏,最直接的就是决定这现在每个职工的饭碗。

  目前在焊工这个岗位压力大不大?

  任少卿:压力大。主要是来自各个环节,包括人的水平参差不齐,每天都必须要抓一些关键点,尤其是按照技术标准的关键点。

  新技术在宇通客车上的不断应用,对于我们现场工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提升和考验,也是通过新材料和对新车技术的推广,让新的宇通人认识到:没有新技术,没有新品质,没有新工艺,就不会取得更大的市场。

  我们最近刚接到乌克兰市场的300台订单。乌克兰市场的产品特点是要耐高寒,同时,所有的钢板不仅要耐风雪的腐蚀,还要对门窗的橡胶条进行新材料的处理,否则在高寒地区容易脆断老化。这些我们已经做了有针对性的产品市场调整。

  现在,我带的队伍、员工的素质是比较高的,能够令行禁止有敬业的精神,不管任务来了,这个订单非要你,没人有意见,也没有给我报加班,团队精神也非常好,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了。今天这儿人少,从这个工位调到那个工位几个人,没有一点问题,素质比较高,全厂基本都是这样。

  吕社宏和单松洲在工作对接与管理层面是一对"冤家"。一个是干的,一个是管的。

  单称:我肯定是坚持质量,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不管是谁,谁说什么也不惯用。

  吕:我有时候,对刚进厂不太熟悉工序和焊接有气泡不均匀表皮质量没看住的,实行扣分制!但我还要替他们说话,最终是为了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我和单在沟通时会先争后吵最后在"和平"中解决。

  在和单与吕沟通时,得出的结论是:宇通客车要品质第一、安全第一、性价比第一的走出国门。无论是在职工食堂吃中午饭,还是在热火朝天的焊工生产线,都会令人感到朴实肯干的中原人--宇通客车在脚踏实地的、默默无闻的把产品质量的根基牢牢的扎在郑州十八里河这块土地上。而向市场张扬的却是"中国制造"--耐用是金的核心理念。

  中午吃饭时,在职工食堂门口见到了吕社宏的女儿吕晓璐,她特别腼腆,外观特别瘦,问什么话不敢正视,她爸说,女儿在家也这样,她跟我的话不多,跟她妈妈还撒娇呢。

  我刚才问你父亲: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干什么?

  你父亲说:工间操和班前会,总共15分钟,有10分钟是做广播体操,有五分钟是班前会,班前会最主要的要点是要总结前一天的工作。

  同时,还要表扬和批评在160人当中最有特点的事,你得归纳出来。所以,每天班前会就成了重要的沟通场所,既有表扬的也有批评的,我认为,这也是现在宇通客车企业文化的特点,也是体现我们河南人最直接、最忠厚的一种方式。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你认为宇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吕晓璐:刚上班时,用的是算盘,现在是高速运转的计算机。由手工到信息化管理的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最基本的应该是什么?

  吕晓璐:说明宇通在近十年发展过程中,把握住了市场和发展的机会。

  成本管理和质量它们俩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

  吕晓璐:质量离不开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要依托质量平台,制造出更好的产品,让宇通走出海外。

  吕社宏之女吕晓璐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管理客车的窗用铝线压条,每个月的库存周转量需要几百万元,材料基本上是从本地采购,河南有比较大的铝业公司,这些铝条的尺寸不一样,需要对这些规格不同的尺寸要熟悉,还要知道它们放在在哪个货架和部位,这样才有利于管理。

  一个是师徒二人亲如父子,一个是亲生女儿,三个人的工作质量和执行力以及对宇通客车所承担的质量责任各有不同,但是在近十年的宇通客车快速发展之中,从这三位普通的宇通人身上,体验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基石--耐用是金则给与了十分有力的注解。

 

 
 

"客车"通用网址
直达中国客车网
BBS经营许可证第041148号
Alexa权威排名(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