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燃油税”即将开征? 中石油表示影响不大

“燃油税”即将开征? 中石油表示影响不大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24日 00:00 作者:胡潇滢 孙中元 来源:证券日报

    多年来,国内对征收燃油税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歇。近日,有消息称燃油税征收在即,很可能在下月初就开始征收,受此消息刺激,中石油、中石化双双上涨。


    “如果不考虑价格调整的因素,‘燃油税’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影响并不大。”23日,一位中石油中层这样告诉记者,“我们只是个中转站而已。”


    “也许在燃油税征收后,能够最直接获利的将是私家车主了。”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著名的税务专家杨志清说道。


    是否已到开征燃油税最好时机?


    早在1994年,有关部门就正式提出开征燃油税。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替代养路费等,拟于1998年1月1日起实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决定。但最终,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这一等就是14年。


    就燃油税开征的程序而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七大税改目标中有一项即是“适时开征燃油税”,燃油税方案提交国务院审批即可,无需再经全国人大审议。那么为什么14年来燃油税的征收迟迟“择”不到“机”呢?


    前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曾表示,燃油税之所以一直难产不出,是由于 “燃油税改革方案出台受价格因素影响,现在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则曾在2005年的时候表示,燃油税的开征“在等待原油价格下降的机会”。


    从14年的经历来看,一路攀升的油价,一直是决策层无法下决心开征燃油税的重要掣肘。而今,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疲软、油价持续回落,是否为燃油税的开征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时机呢?


    目前,纽约原油价格在64美元/桶一线浮动,受供给增加和需求萎缩,国际油价已远离今年7月创下的高点147美元/桶,那个“史上天价”使得几乎就要启动的中国成品油价税改革,在起跑线上打住。


    学术界对何时是燃油税征收的最好时机意见不一,一位对外经贸的金融专家告诉记者,过去油价高不利于开征该税种,现在油价回落,国内成品油价格又偏高,选择这个时机开征燃油税比较好。杨志清却认为,现在仍然不是征收“燃油税”的最佳时机。他认为“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目前仍不稳定,等到国际油价相对平稳的时候推出会更稳妥”。


    燃油税不能救双雄


    上周燃油税开征的消息带动石化双雄股份大涨,中石化公司人士昨日对媒体表示:“燃油税即使推出了,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大。”


    该人士指出,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公司只是代扣代缴燃油税,并不会从中获益、提升盈利能力,而且“对中石化这么大的公司来说,对增加公司现金流的影响也相当小。应该说对中石化的影响偏中性。”该人士称。


    需要注意的是,“税”与“价”不能混为一谈,燃油税的推出对于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推动意义,与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的建立并没有直接关联。收缴的燃油税将上交财政部,石油公司不会从中获益;而成品油价格市场化则由发改委主导,直接关系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


    “我们只相当于一个中转站。”中石油的一位中层笑着告诉记者。


    “成品油价格向下微调”的传言认为,成品油价微降可使炼油继续维持“厚利”,渐渐理顺成品油价格对石油公司也是利好。但业内人士指出,该“微调方案”对石油公司并不一定有利,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存在。


    短期内增加汽车、航空业负担


    燃油税即将征收的消息传出后,国内汽车企业都研究应对方案。来自上汽集团、上海通用、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的消息显示,众汽车企业都将加大推出节能环保车的力度。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国内汽车企业的影响,视燃油税费改革后汽车消费者成本变动幅度而定。


    自从燃油税费可能出现改革的消息传出,资本市场上迅速做出反应。不仅仅是中石油、中石化股价大涨,并且与汽油行业相关的汽车行业也借了此消息的“东风”。


    一汽夏利连涨三天,涨幅高达21%。在香港股市中,中国重汽一举收复周四的失地,周五大涨8.21%。


    太平洋证券的一位汽车分析师认为, “如果93号汽油调整后在4.4元至4.5元,燃油税如为50%,则排量1.6L轿车的用车成本基本不变;如果燃油税为30%,那么排量1.6L轿车的用车成本将约下降15%。如此一来,在自主品牌中,一汽夏利、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将受益;对日系车也有正面影响。”


    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燃油税改革会导致行车成本的增加,进而打压本已低迷的车市。尤其对客车使用成本的增加最为明显。客车年油耗较大,且目前征收的养路费用较低,因此燃油税改革对此类车的使用成本增加幅度较大。


    杨志清说,燃油税开征后,如果引起油价上调,则对于汽车行业和航空业来说,在短期都是一个负面影响。

链接://m.azurecross.com/buses/2008/1124/article_5049.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