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中美较劲新能源汽车研发 技术路线是关键

中美较劲新能源汽车研发 技术路线是关键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5日 15:00 作者:李语实 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中美政府推动下,中美车企也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开始了较量。


    罗兰·贝格高级管理人员沃尔夫冈·伯恩哈特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计划表明,“政府希望中国汽车厂家以相对较低的壁垒进入到电动汽车领域,缩小同海外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保证汽车业长期稳定的增长”。而《新能源汽车》执行主编吴憩棠认为,美国政府的新能源计划与汽车巨头摆脱危机有关,“必须发展”。


    新能源汽车目标明确


    目前,中美都已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具体研发目标。


    我国2009年3月20日正式公布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到2011年,“形成50万辆纯电动车、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3月19日参观洛杉矶近郊波莫纳市(Pomona)的电动车测试中心时,强调要将技术从实验室转向消费者,并明确“2015年,要有100万辆充电混合动力汽车上路”。


    吴憩棠2009年3月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1年产能达到50万辆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因为产能是一个设计的规模,不是产量。销售目标就更不一定了,要看新能源产品的销售对象。”


    至于美国的“百万辆”销售目标,吴憩棠认为,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三大汽车公司陷入危机,国家必须发展新能源”,是促使他们走出困境的一种推动。


    公共车是切入点


    各国汽车行业对新能源汽车已经筹划多年,选择何种技术路线也一直是争论焦点。因为新能源研发投入大,站错技术队伍的企业可能血本无归。


    “目前新能源技术路线已经确立,公交车、轿车都以混合动力技术为主。”吴憩棠说:“当然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仅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还包括LPG(液化石油气)等产品。电动车还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包括蓄电池技术、需要在每个城市都建立充电站,但怎么建设的方案还没有确定。”


    目前,我国新能源产品推广的切入点选择了公共用车。据中国政府网2月5日发布的消息,财政部、科技部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短期新能源客车产业化进程将优于新能源轿车:主要是因为其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使用环境稳定、便于集中充电与政府补贴。”国信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如是认为。


    政策给企业带来信心。福田欧V客车营销公司经理于崇表示,“今年欧V客车希望能达到4000辆的销售目标。其中混合动力车要占到1000辆,乐观一点儿会有1500辆。”


    美国则将电动车技术作为发展的主路线。据美国媒体报道,带领南加州爱迪生公司电池研发团队的经理克杰尔表示,“有关实验已进入最后阶段,希望数年内进行量产,届时许多驾驶人可以自行在家里的车库,利用简便的设备为电动车补充电力”。


    政府补贴颇丰


    目前,中美政府对新能源技术都宣布了巨额补贴计划。我国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今后3年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100亿元作为技术进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发展新能源汽车及专用零部件。


    “现在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安排,主要是补贴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为主,私人买新能源汽车没有补贴。因为现在新能源车还是一种示范运行,还没有到批量生产的阶段,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公交公司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吴憩棠说。


    为了鼓励电动车的研发,奥巴马2009年3月19日宣布将投资24亿美元用于车用电池研发,同时宣布,凡是选购电动车的车主将可享有高达7500美元的抵税额。奥巴马还宣布能源部拿出20亿美元资助新能源竞争项目,帮助汽车企业技术升级,创造更多就业。“美国的情况与中国不同,汽车企业必须发展新能源,否则政府不予贷款。”吴憩棠说。

链接://m.azurecross.com/buses/2009/0325/article_8641.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