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电动客车为何醒得早起得晚?
核心提示:哈尔滨电动车研发技术国内领先,但全省第一台零排放电动公交车技术仍束之高阁,迟迟没能实现产业化,这一可以作为申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的有利条件被白白浪费。
俗话说“早醒的鸟儿有虫吃”。作为新能源车一种的电动车,哈尔滨在研发上可谓醒得很早的“鸟儿”,然而却没有在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的支持政策中分到一杯羹。
地产电动客车“待字闺中”
日前,记者随同哈尔滨市公共电车总公司副总经理朱黎涛驱车来到电车公司在香坊区朝阳乡的停车场,看到了已经停放四年的“绿色环保电动公交客车”。
停车场光线昏暗,一辆绿色环保电动公交客车车体上蒙着厚厚的灰尘。据朱黎涛介绍,这台2005年问世的电动公交车,采取一站一充的充电方式,但由于使用电动车成本过高无法普及,所以只运行了一个月就停运了。
对此,朱黎涛表现得很无奈。“再过一段时间,这辆车就到报废期了,我们也只能将它拆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我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电动公交车,由于无法审批下来相关的上路手续,所以无法上路运行,目前也只能停放在试验室内。但由于这项技术比较成熟,它将通过“外嫁”实现产业化。
早醒的“电车人”
提到电车,很多人都会想起早已退出哈尔滨公交舞台的“大辫子”,而电车总公司也许是预见了“大辫子”的未来,早早便开始研究电动公交车。
据朱黎涛介绍,当初电车公司开始研制电动公交车,目的是想找一个“替代品”。2001年,电车总公司出技术、巨容集团提供超级电容、原龙江客车厂制造车外壳,三家共同出资,历经一年半时间,研制出哈尔滨第一台超级电容电动公交车。虽然在设计上相对简陋,但是它零排放,无噪音,时速30公里左右。由于成本较高,造这一辆车三家共投入120万元左右。由于此时电容器的技术还不太过关,驱驶里程短,这台电动车没有上路就被拆了。但这次实验为哈市研发电动客车打下了基础,这次尝试在全国也是比较早的。
2003年,哈市科委立项,哈尔滨电车总公司牵头,研制生产出了第二台超级电容电动车。与前一辆车相比,它的电容器技术含量明显提高,驱驶里程大大增加,而且车的稳定性强了。朱黎涛说,第二辆车在和兴路试运1个月左右,但由于电容器成本过高,电车总公司无力承担这笔资金,最终没能投入到公交运营中。
2005年6月,电车公司在第二台电动车的基础上,投资30万元重新改进。第三台超级电容车被称为“绿色环保电动公交客车”,而且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已经由过去的4万次左右,增加到10万次,并将充电方式由过去的公交线路“两头充电”(起点和终点),改为一站一充。种种改进,最终仍无法改变高额成本,仅凭电车公司一己之力,“绿色环保电动公交客车”的命运定格在了“一辆试验品”,仍然无法大量生产上线运营,难修正果。
技术“大拿”的遗憾
就在电车总公司正在潜心研究电动公交客车时,在省科技厅组织下的我省“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超级电容客车,开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展开。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崔淑梅介绍,国家刚开始论证电动车时,哈尔滨工业大学就开始参与其中。1996年,利用国家支持的第一笔经费,成功将一辆燃油夏利车改装成电动轿车,并参加我国举办的“第一届电动汽车展览会”,当时国内参展的只有哈工大和清华大学两家。1997年,哈工大参与到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电动车概念车项目”的研发团队中,负责做整车的控制系统,1998年纯电动轿车研制成功。
“十五”期间,哈工大开始与“一汽”合作,研发混合动力车。工大主要负责做电驱动系统。这时,黑龙江省“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确定,作为黑龙江省内乃至国内电动车研究的“大拿”,哈工大自然成为“超级电容客车”的项目攻关单位。崔淑梅说,当时国内做的电动车动力主要是用电池,黑龙江省提出用超级电容做动力在全国是首家,因为超级电容具有耐低温、充电快等特点,适合在北方城市使用。2005年,哈工大超级电容客车研制成功,并通过专家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该超级电容客车技术国际领先。
然而,这一国际领先并集多项专利技术于一身的电动车,却迟迟没能产业化。对此,崔淑梅感到很遗憾,她说,这个项目是黑龙江省科技厅立项的,这说明黑龙江省在电动车的研发上意识超前,行动也很早,这是黑龙江省的科技成果,我们一直希望这项技术能在“娘家”产业化,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也没有找到黑龙江省内合适的企业,也没有哪个部门来组织实施。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的就是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但到现在恐怕不能再等下去了,目前有几家外省企业在与我们谈技术转化的问题,我想我们如果实在在省内解决不了,我们只能将技术“外嫁”了。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 首创新能源TCO理念!图雅诺轻客如何帮助平台用户降本提效?[05-11]
- 总统“亲自提车” 智利总统出席中通客车批量纯电动车交付仪式[05-11]
- 沈阳市与吉利远程商用车集团携手共建“电动+醇氢”产业链[05-11]
- 关注饮水安全 依维柯中国开展山区儿童饮水健康公益活动[05-11]
- 金龙铸就国际知名高价值品牌 再度闪耀上海世博展览馆[05-11]
- 畅游“千里山海”!安凯双层观光巴士威海浪漫上线[05-11]
- 辉光远扬 凯歌前行 福田欧辉“陆地头等舱”再次交付江西凯源[05-11]
- 开着房车看世界!100个理由告诉你为何选择房车旅行![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