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竞争激烈 锂电池专利申请呈白热化
中投顾问汽车行业分析师李胜茂指出,任何一项重大技术的产生及广泛应用的过程,必将伴随着数量庞大的专利族产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大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知识产权领地上针锋相对,以便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掌握先机,而动力锂电池技术则是新能源汽车的最核心部分。
目前,全球各大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展开了一场激烈竞赛。在这场角逐中,对于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的专利争夺达到白热化程度。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SSIPEX的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发现,当前公开的关于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申请数量共计203件。目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22件专利申请居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之首。
其中,从专利申请的趋势分析可见,2003年开始中国才开始有关于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专利申请,而世界第一件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申请开始于1997年,由此可知,中国涉足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但专利申请呈快速递增态势,专利申请速度加快、专利数量总体不多,这是目前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布局的基本特点。
不过,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仍面临较大的技术瓶颈。在已进行的新能源汽车小规模试点运行中,暴露出电池技术的一些问题,对于大规模商业化而言,电池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成熟完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在电池电力驱动系统效率、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快速充电材料、大规模生产工艺设计、电池使用寿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国外仍有差距,部分关键零部件技术未获突破,仍然依赖进口,成本控制待加强。
而对当前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的技术构成进行分析,发现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磷化合物、电池组的电极和二次电池及其制造,90%的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申请属于这3个分类。因此,国内电池厂商或者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侧重于磷酸铁锂电池的磷酸铁锂材料、制备方法,在电池结构设计、电池组合控制方面稍显不足。
对此,李胜茂表示,在动力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领域,我国起步较晚,没有掌握其基本核心专利,目前很多核心设备和技术都要从外国进口,特别是在动力电池电控技术上比较薄弱,未来电动汽车应形成产业联盟,联合进行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攻关及产业化。
而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08-20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指出,动力锂电池蕴含非常庞大的商机,预计到2012年,我国新能源车的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按每辆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7万元,对于国内电池厂商而言,这将是一个总产值700亿元的大蛋糕。而如果按客车计算,这一数值还将提高3倍——每辆混合动力客车的电池需求是轿车的4倍。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 首创新能源TCO理念!图雅诺轻客如何帮助平台用户降本提效?[05-11]
- 总统“亲自提车” 智利总统出席中通客车批量纯电动车交付仪式[05-11]
- 沈阳市与吉利远程商用车集团携手共建“电动+醇氢”产业链[05-11]
- 关注饮水安全 依维柯中国开展山区儿童饮水健康公益活动[05-11]
- 金龙铸就国际知名高价值品牌 再度闪耀上海世博展览馆[05-11]
- 畅游“千里山海”!安凯双层观光巴士威海浪漫上线[05-11]
- 辉光远扬 凯歌前行 福田欧辉“陆地头等舱”再次交付江西凯源[05-11]
- 开着房车看世界!100个理由告诉你为何选择房车旅行![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