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2009年-2010我国将完善客车结构安全标准

2009年-2010我国将完善客车结构安全标准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31日 21:00 作者:于丹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客车安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记者从近日举办的客车安全技术标准评价体系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制定实施直接与客车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5项。近年来,我国的客车技术、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均有很大提高,客车技术标准逐渐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客车安全方面的技术标准,大部分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2009年-2010年两年,我国将通过制定和修订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等标准,完善营运客车安全标准,针对有关营运客车安全标准的技术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法,建立较为完整的营运客车安全标准体系。


     2009年-2010年客车安全受关注


    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公路旅客运输量为220.7亿人,同比增长7.6%,占各类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量的92.07%;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为1263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9.8%,占各类运输方式旅客运输周转量的54%。随着旅客运输量的快速增长,交通事故也明显增多。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公害之一。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裴志浩介绍说,我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由于车辆较少,公路也不够发达,平均行驶车速较慢,事故伤亡人员主要以行人为主,当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管理和公路设施改进。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大批高速公路先后建成使用,平均车速提高很多,交通事故中死亡人员的比例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营运客车肇事51247起,导致10566人死亡,占车辆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0.7%。“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世界的15%。”裴志浩对此忧心忡忡。


    据记者了解,在美国,客车运输占各种运输方式总客运量的70%左右。由于相对健全的客车安全法规和高质量的客车产品,加上良好的道路条件和驾驶人员素质等因素,客车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安全性最高。“美国学生乘坐校车(大客车)的安全度比乘坐父母或监护人轿车的安全度要高得多”。在欧洲,以德国为例,死于客车交通事故的人数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不到0.5%。即便如此,客车安全尤其是客车的碰撞安全性研究在这些国家仍然受到高度重视。


    “德国和美国客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公路交通死亡总人数的比率都小于0.5%,而我国高达10%,二者相差20多倍。”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维纲认为,驾驶员人为因素、道路交通条件、车辆结构问题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发达国家先进的CAE设计技术、虚拟试验技术和高水平的制作工艺以及完善的法规体系等,使得客车结构安全性得以保证;而我国对客车结构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客车结构安全性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安全标准待完善


    “我们从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部分事故是由于营运客车驾驶员主观存在违章驾驶等因素造成的,但在客车行驶中营运客车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对于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后‘群死、群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裴志浩表示,目前我国已制定实施了直接与客车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5项。近年来,我国的客车技术、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客车技术标准也逐渐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客车产品的整体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客车安全方面的标准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客车安全标准未成体系;二是客车安全标准特别是车身结构安全性能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客车安全性技术要求的试验方法并不明确,缺少可操作性。


    据裴志浩介绍,今后两年,交通运输部将着力补充和完善客车结构安全标准,包括客车上部结构强度分析研究与试验测量方法、客车正面强度试验研究与测量方法、客车发动机可变进气门缓速制动装置研究以及客车轮胎爆胎保险装置研究,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营运客车安全标准体系。

链接://m.azurecross.com/buses/2009/0531/article_10618.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