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潍柴购亚星,山东重工系闪电杀入客车业

潍柴购亚星,山东重工系闪电杀入客车业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6日 00:00 作者:范文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不是中通,是亚星!2011年3月8日,亚星客车发布公告:潍柴集团通过旗下潍柴(扬州)亚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扬州”)无偿受让江苏亚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星集团”)所持公司51%股权,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与中通客车相比,亚星客车近年业绩不佳,地方政府有重组意向,收购条件较低,所以潍柴最终选择亚星作为进入客车业的跳板并不意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早在2010年年底,潍柴集团意欲收购中通、重组亚星的消息便同时在坊间流传。彼时,中通客车第一时间态度鲜明地向外界表示,它从未就收购事宜与潍柴方面有过接触。这一表态令潍柴方面颇感意外。


  而在江苏扬州,潍柴集团与亚星客车的重组谈判却进展神速。2010年11月2日,亚星客车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亚星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53.71%股份,全部或部分无偿划转至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公司。


  公告发出后,消息灵通人士立刻猜到,该公告中所说的“直属公司”很可能是山东重工旗下实力最强的潍柴集团。亚星客车股价也因暗含重组题材,在去年年底一路飙升、几度涨停。


  “事实上,潍柴选择亚星,不仅仅因为后者重组意愿强烈,更主要是看重它背后丰富的人脉资源。亚星有与奔驰合作的经历,除客车外还拥有其他车型生产资质,这为潍柴进军整车领域,打通上下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山东重工系又添一卒


  为了培育8-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1年形成两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汽车企业航母,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政府便着手对省内汽车企业的重组工作,山东重工的诞生就是其一手策划的。


  2009年6月16日,由潍柴集团、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国有企业组成的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实现企业的再次腾飞,有了新称谓的谭旭光曾于2009年12月在位于济南的山东会堂内面对2000多位经销商代表说:“三到五年后,我们将进入千亿元级的全球重工集团俱乐部。”


  事实上,在谭旭光发出此言之时,潍柴的扩张战略已经启动。


  2009年11月,潍柴与扬州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大致为,未来5年内,潍柴集团将投入20亿元以上,加大对柴油机业务、新能源客车业务、特种车业务及其他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投资,产业规模将超过百亿元。届时,扬州将成为潍柴集团在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中心。


  在这份协议中,扬柴公司和亚星客车是实现双方战略布局的重要棋子。该协议曾这样描述两家公司的未来:重组后的扬柴公司争取在3年内实现产销轻型发动机30万台、5年内具备年产50万台的能力;重组后的亚星客车争取在初期形成1万台以上的整车生产规模,重点发展新能源、新燃料客车。


  此协议签署几天后,潍柴集团便将与亚星客车同属一集团下的扬柴收入麾下。自那时起,有关潍柴收购亚星的传闻便在坊间屡屡提及。2010年,亚星客车股价也在传闻中几经波动。


  已成“鸡肋”的亚星


  成立于1995年的江苏亚星客车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几个客车定点生产厂家之一,其前身江苏扬州客车制造总厂是国家生产公路客车的大型骨干企业,具有年产7000辆整车、12000辆底盘的能力,一度在国内客车行业占据领导地位。


  在亚星客车的发展史上记录着一连串辉煌的数字:第一个客车专用底盘,国内第一家通过自主开发底盘生产整车的厂商,国内率先突破5000辆销售数字的客车企业,连续7年全国销售第一……


  然而,亚星的辉煌到2003年底戛然而止。从2003年底到2006年四年间,格林柯尔系掌门人顾雏军入主公司,而后扬州市国资委回购股权,这期间亚星客车销售业绩一落千丈。数据显示,2009年亚星客车亏损约9634万元。


  亚星集团内部人士曾向媒体坦言,隶属于扬州国资委的亚星客车由于遭受过重大挫折,所以在战略选择上显得更为谨慎,这样反而间接导致车型更新过慢,无法紧跟市场,销量难以提振,企业人员流动频繁。


  特别是亚星与奔驰的战略合作,由于产品定位过高,与主流市场存在一定差距,从而错失了一些良好的市场发展机会。之后,与科龙集团的合作也走向失败。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亚星客车逐渐被边缘化。而扬州市政府为了彻底摆脱格林柯尔系的阴影,一直试图采取各种手段包括转让股权的方式,希望亚星客车重获新生。业内人士认为,在扬州市政府眼中,亚星客车或许早已成为“鸡肋”。


  2009年,山东重工的出现,令扬州市政府看到了破局良机。


  亚星的跳板功能


  继收购陕西重汽、重庆川江汽车之后,潍柴此次将亚星客车招至麾下,被业内认为是其进军整车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陕汽一直不甘心被潍柴控制,总有摆脱潍柴的想法,而川江汽车在客车领域并不知名,所以收购亚星对潍柴而言是其进入整车市场、打通上下游的关键一步。”天相投顾的一位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说。


  从产业布局上看,潍柴收购亚星客车可以深化其以商用车为核心的整车系统板块,并从区域布局上完成山东、重庆(西南)、陕西(西北)、江浙的战略布置。而亚星客车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又能为潍柴提供更多发展的想象空间。


  “亚星有与奔驰合作的经历,潍柴可以借助亚星与奔驰建立联系,寻找更好的业务发展资源。此外,亚星客车的汽车生产资质很全,除了轿车之外,几乎可以生产所有种类的汽车,这为潍柴进入整车领域提供了不小的施展空间。”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根据亚星客车的官方资料显示,亚星集团董事长金长山曾在2010年的一次企业内部会议上提出,计划投资8亿元,从2011年开始启动微客、MPV、SUV的研发。为潍柴进入乘用车领域埋下伏笔。


  而潍柴收购扬柴之后,便引进意大利VM公司的轻型柴油机技术及产品,搭建起全新研发平台。按照计划,在新平台上研发的产品将于今年大规模投产,潍柴借势进入高端轻卡市场的可能性也并非没有。


  不过,业内更为关注的是,亚星客车能使潍柴涉足“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领域。在工信部第70号《公告》第201批许可的汽摩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上,亚星客车12米混合动力城市客车JS6126GHV、12米单层及双层客车混合动力底盘JS6126DGHV等新能源产品赫然在列。新能源题材无疑是亚星为潍柴在资本市场上开发的又一“金矿”。


  “亚星对潍柴而言,就像一个跳板,后者将借助前者驶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链接://m.azurecross.com/buses/2011/0316/article_29159.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潍坊柴油机厂(2007年8月改制为“潍柴控股集团... [阅读]
新闻专题 更多>>
2011年,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潍柴始终坚持以产品为根本,以渠道和服务为抓...
1946年到2011年,潍柴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以整车、整机为导向,动力总成为...
推荐车型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