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热议碳中和 氢能产业写入“十四五”规划
近日,正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氢能正式出现在“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章节,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被共同规划为“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事实上,今年两会期间,碳中和、碳达峰话题热度一直持续升温。作为减排的有效途径,氢能产业被普遍关注,围绕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应用场景及技术突破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两会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氢能在可再生能源的长周期储能调峰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欧阳明高表示,作为新能源家族的一员,氢能在碳中和不可或缺。他认为,从大的战略来考虑,燃料电池属于氢能大体系,就是燃料电池氢能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氢能战略是国家的大战略,也是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地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人类可用可储存能源是研究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欧阳明高认为,氢能在可再生能源的长周期储能调峰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太阳能、风电,更需要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和储能方式配合,形成真正的新能源体系。
欧阳明高说,“未来在炼钢、化工等领域,氢能也将取代现有的焦炭、化石等能源。比如炼钢,现在用焦炭,将来就要用氢。还比如化工,我们现在用化石能源,将来也需要用氢来取代。再比如现在取暖、煤发电等也会用它来取代,都是无碳。”
长城汽车王凤英:完善氢能国家级顶层设计与标准法规
王凤英表示,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全面发展的“三纵”战略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对于其他两种技术路线具有零排放、效率高、运行平稳、耐低温、续航稳定等诸多优点,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我国氢能产业战略导向尚不明朗,支持政策尚不完善,加氢站管理缺位,车用氢能供给体系尚不健全,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自主化能力还不足,整车制造及氢气价格过高导致产业化进程受阻。为支撑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我国亟需解决产业发展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
王凤英建议,制定氢能的国家级顶层设计,完善标准法规;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加快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能力,鼓励多手段降低推广成本;加强优质资源协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上汽集团陈虹: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政策配套
陈虹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一旦大规模商业化推广运用,将为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进程做出巨大贡献。目前,相比交通燃油、天然气等能源管理的法规政策,对氢能的管理主要还是“一刀切”,笼统地把氢能源参照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由此为氢能商业化应用增加了不少障碍与成本,导致氢能从制造端到使用端的成本急剧增加,不利于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成长。
陈虹建议,从国家层面尽快形成统一的氢能战略规划,制定我国氢能战略发展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分步实施的重点。一是在氢能管理政策法规层面有所突破。二是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范围和碳交易的试点范围。三是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对使用绿氢进行一定时期的专项补贴。中石化马永生:加快氢能发展,保障能源安全
马永生表示,氢能具有来源多样、终端零排、用途广泛等优势。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长远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缺乏国家层面总体统筹和顶层设计,已出现产业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二是在液态储氢等核心技术、高端材料、装备制造方面存在“卡脖子”风险。三是氢能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行业标准、技术路线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四是当前“绿氢”(风光水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制氢)成本高,经济性利用较为困难。
马永生建议,一、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坚持绿氢原则,重点围绕氢能交通、绿氢化工产业,超前加大高纯氢制备、加氢站、氢气储运设施、氢燃料电池等基础设施布局。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产学研联合攻关,探索并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三、加强标准体系制定。氢能全产业链管理涉及国家多个部门,需统筹推动,建立完整、先进的全产业链氢能规范标准。四、加强产业政策扶持。明确财政、税收等多方面政策支持标准和支持时限,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张明森: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张明森表示,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一方面要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另一方面要切实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然而,现在很多的技术性障碍、政策性障碍限制了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
张明森建议,国家要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对于通过自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企业主要电源的,以及自建光伏、风电并就地转化成氢气自用或外送的,可以适度放宽其准入门槛,并给予一定的税收及政策优惠。
阳光电源曹仁贤:氢能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曹仁贤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宏伟的计划,目标清晰,必将加快推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储能和氢能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曹仁贤建议,纵深布局“光、风、储、电、氢”这一新能源行业主赛道,深化全球战略部署,聚焦重点、核心业务,坚持低成本创新战略,推动光风储电氢协同发展,持续扩大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华菱集团曹志强:发展绿氢,实现“碳中和”
曹志强表示,现阶段,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仍是摆在整个钢铁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深化“混改”升级和推进中外合资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钢铁行业合资企业仍面临科技创新环境和融资等诸多挑战。
曹志强建议,围绕全国和各省碳减排目标,因地制宜,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例,加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氢能尤其是绿氢产业。集中力量攻克氢能冶金、绿氢制备、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CCS)的技术壁垒和成本壁垒,改变煤炭对于钢铁生产的不可替代性,推动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旭阳能源王英其:政企合力助推氢能产业落地王英其表示,氢能产业技术含量高、链条长、投资量大,政府和企业应该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业联盟、创新平台等形式联合攻关,推动氢能产业项目落地落实。
王英其建议,让氢能汽车更好地跑起来,各地政府部门应跨区域联合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推广,建立完善氢气储输网络,并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措施。
复旦大学丁光宏:加强以氢能为载体的低碳绿色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丁光宏认为,绿色能源开发和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氢能技术能否突破。他表示,我国开发氢能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制约大规模氢能应用的技术瓶颈没有解决,比如制氢方式、应用场景、运输距离和储运方式等。二是全国不同程度存在弃风、弃光、弃水现象,造成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增加了新能源发电的成本。
丁光宏建议,以国家为主导,加强氢能基础研究的布局,在制氢、储氢和燃料电池等各个环节及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启动多学科协同攻关,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尽快缩小与日本、欧美的差距,并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超越。此外还应大力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建立市场化的氢能应用场景,以钢铁、化工和交通等大工业为主,尽快确立其碳达峰、碳中和的方法论和具体实施路径。
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加快推动氢能源多场景应用
南存辉表示,氢能可以连接不同能源利用形式,如气、电、热等,并与电力系统形成协同互补,此外作为原材料还可以用于化工、冶金等诸多领域。然而,现阶段,我国商用氢气96%以上是从化石燃料中制取的灰氢,且氢能的应用以就近消纳为主,多局限于传统化工生产领域。他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是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技术尚未大规模推广,真正洁净的“绿氢”产能较小;二是氢能储运技术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完善,是限制氢能大规模发展和产业化的重要瓶颈。
南存辉建议,首先,要落实可再生能源补充发电的政策。其次,鼓励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同时,发展氢燃料电池在大交通领域的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李灿:鼓励绿氢与化石能源生产相耦合
李灿表示,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实现“碳中和”任务艰巨。其中最根本的必由之路,在于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比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他认为,当前需要进一步拓展可再生能源消费市场,比如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液体燃料,像光合作用那样,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李灿建议,可利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碳汇、碳税等市场化手段,鼓励绿氢与化石能源生产耦合,由此推动难以减排领域的深度脱碳。
汉马科技刘汉如:鼓励发展零碳排放氢气发动机
刘汉如表示,相比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我国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领域更具优势和潜力,尤其是在长途重载运输领域潜力巨大。长途重载运输重卡占据我国重卡市场保有总量相当大的比重,如果这一领域有更多的产品替换成氢燃料电池重卡,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刘汉如建议,一、将氢气内燃机纳入氢能发展战略。氢气发动机作为零二氧化碳排放技术是氢燃料电池非常好的补充技术,弥补了燃料电池一些不适用的应用场景。二、鼓励进行氢气发动机及车辆的研发,进行核心技术攻关。三、加强标准体系制定。氢气发动机的研发目前在国际上也是刚开始,应当尽快进行相关标准制定。
江南造船胡可一:布局推进氢燃料发动机研发
胡可一表示,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做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对推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控制全球变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胡可一指出,尽管和其它运输模式相比,航运业的“碳效率”最佳,但考虑到海运在国际贸易运输中的占比高达85%,实现减排目标对航运业来说仍然存在非常大的挑战。
胡可一建议,应在顶层规划中对液化天然气(LNG)替代燃料进行重点分析,将生物和合成甲烷燃料作为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过渡替代作用落实到实处。他提出,氨、氢能源未来可能成为主流的零碳排放船舶动力替代燃料,我国亟待重点布局推进氨、氢燃料发动机的研发、运行的安全性法规,以及氨、氢燃料的生产、运输、存储等技术等的发展,加强工业副氢利用的能源链建设。
联泓新科郑月明:解决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
郑月明表示,我国在高端新能源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国产化率较低等问题比较突出。
郑月明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新能源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特别提到正处于大规模示范应用初期的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他认为“解决包括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碳纸以及储氢材料等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是突破该产业发展瓶颈的迫切要求。”
东方电气赵萍:将成渝城市群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名单
赵萍表示,川渝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基地,还有大量风电、光伏资源待开发,绿氢潜力巨大,工业副产氢、天然气裂解制氢等可以补充氢源。同时,成渝城市群聚集了20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初步形成了覆盖燃料电池系统、检测认证、燃料电池整车等主要环节的完整产业集群,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此外,成渝城市群还出台了氢能发展相关政策30余项,用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赵萍建议,将成渝城市群也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名单,用成渝独特的自然环境,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对绿氢发展路径及应用环境适应性的验证。
远景科技张雷:氢燃料将成为“新石油”
张雷认为,实现“双碳”目标,一方面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统筹好“源、网、荷、储”,光伏、风电和储能将成为“新煤炭”,氢燃料和动力电池将成为“新石油”,智能物联网将成为“新电网”,克服新能源“靠天吃饭”的弱点,实现多能互补,建立零碳新能源体系。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零碳能源在交通、建筑、钢铁和化工等领域深度运用,构建零碳新能源体系。
冀南钢铁王树华:推动氢能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王树华表示,2020年中国钢铁在国民经济和工业平稳发展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钢铁工业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2021年是中国经济复苏之年,也是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时期。
王树华建议,钢铁企业必须加快做好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前谋划布局碳减排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原料、工艺和能源结构,突破低碳工艺技术瓶颈,推动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氢能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同时促进能源结构和流程结构的低碳转型;二是优化完善产业布局。三是借鉴国际国外经验,建立健全的钢铁行业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四是鼓励钢铁企业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绿色设计产品,引导下游产业用钢升级。山东钢铁集团侯军:积极跟踪氢冶金等低碳技术
侯军表示,面对钢铁产量高企与行业产能扩张冲动时隐时现、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集中度低以及新一轮压减产能等问题交织,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将日趋白热化,钢铁行业格局必将深度调整。
侯军建议,启动新一轮“四增四减”行动,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积极跟踪氢冶金、碳捕集利用等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强度。
安钢集团李利剑:加速氢能冶炼等新技术研发进度
李利剑表示,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碳排放较大的行业之一,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进碳减排工作,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既是钢铁人必须履行的责任义务,也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李利剑建议提出四点建议。一、严格控制钢铁产量。二、绿色改造全面提速。三、是促进融合共生发展。四是倒逼企业高质量发展。他特别表示,在工艺流程方面,以氢能冶炼为代表的新技术研发进度将按下“加速键”,废钢使用、短流程电炉冶炼在行业的占比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结束语: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关键时期,氢能作为实现脱碳的重要解决方案,在实现这一美好愿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得益于技术进步、规模化推广和政策支持,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将日益完善,并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 确保满足用户维修保养需求 南京依维柯都做了哪些动作?[02-26]
- 斩获南京溧水区这一奖项 开沃集团为当地做出了哪些贡献?[02-23]
- 2024年1月动力电池产量大增 它在客车市场表现如何?[02-23]
- 助力旅游市场“长红” 福田欧辉这款客车如何扮演陪玩“搭子”[02-23]
- 彰显创新能力、综合实力 安凯客车入选安徽省这一排行榜[02-23]
- 助力中国邮政高效运输 图雅诺四驱邮政车批量完成交付[02-23]
- 2年0息8万购车福利 南京依维柯点燃用户热情[02-22]
- 主打满配+环保 宇通房车鲲鹏全能商旅版彰显品质[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