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迎来后大运时代 未来将有这些新变化
日前,成都印发了《“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基本功能扩容下沉专项方案》,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卫生、文体旅、社区建设服务、交通等五个领域提出24条具体措施。其中,强调将在“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实际上,作为成都大运会的交通保障团队,成都公交不仅圆满完成了赛事任务,也在赛事期间累计了大量经验。那么,后大运时代成都公交将有哪些新的服务举措?城市公交服务有哪些新场景?市民公交出行将有哪些新变化?
变化一:运营调度更精细 公交地铁换乘更方便了
大运会期间,18项赛事、多重群体出行、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叠加,对交通保障时间要求近乎苛刻。
成都公交利用智慧蓉城公交城运分中心(BOCC)大数据全面掌握客流出行变化,按照“一线一策”分阶段、分时段、分路段制定运力投放计划,全力保障城市出行。在开幕式当日,成都公交大运会交通保障团队通过监测车辆行驶状态、预估车辆抵达时间、灵活调整行车间隔等方式实现“秒级调度”,精准护航开幕式。
大运会高强度的实战“练兵”,将会为成都公交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未来,成都公交将加快推动“1+1+5+N”智慧公交大脑数治系统建设赋能智慧出行场景,依托智慧蓉城公交城运分中心(BOCC)对运营调度、计划排班、场站监管、应急保障、客流监控等方面进行精准研判、动态监控、科学调配,不断完善“快、干、支、微、特”公交服务体系,深入分析轨道、公交营运数据,精准匹配地铁接驳需求,加快推进公交、轨道两网深度融合,按照“一线一策”实现差异化行车作业计划,精准高效投放运力,服务市民乘客出行需求。
变化二:多项全新技术首次运用 令人期待的新公交车来了
为服务好大运会,成都公交全新投用了1300辆新能源公交车,发车班次增加7%,运营投放车辆超过6000辆,仅赛时期间共减少碳排放2.15万吨,相当于种植了268.75万棵树。
未来,这些新型公交车将“全员上岗”服务市民日常出行。
本次上新的四款新能源公交车,首次采用全通道低地板一体化设计,车厢内整体为无踏步通道,空间动线更清晰、空间感更大,市民乘车体验更加舒适、安全性更高;下客门均采用全新塞拉门技术,车门向外“悬浮”开启,开度更大,车内空间增加的同时,更具备防夹功能,整车科技感、美观性全面提升;全系车型还搭载了长续航磷酸铁锂电池,单次充电续航里程高达220公里以上,车辆动力更持久。
值得一提的是,8.2米新能源公交车还首次采用了轮边驱动技术,双电机驱动使车辆整体更轻量化、更节能,让公交出行更低碳更绿色。
此外,四款新车型还配备了BOCC客流计数器、F绿车窗玻璃、浮动仪表台等设施设备,让新能源公交车更智慧、更舒适、更安全,市民出行体验迈入新阶段。
变化三:创新安全“技防” 市民未来出行更安全了
大运会期间,大运会交通保障团队安全运行160余万公里,可绕地球40圈,圆满实现赛事侧交通保障任务“零事故”安全目标。
未来,成都公交依托“智慧公交大脑”安全智慧管理系统,打造集预防、管控、应急为一体的综合安全平台,促进安全管理科学前瞻决策,为新能源公交车辆搭载配套主动防御系统(ADAS+DMS),有效实现驾驶员驾驶辅助和驾驶员行为监测预警,同步探索使用电子后视镜减少车辆盲区;实施车辆状态动态监管,通过接入、解析车辆CAN线数据,实现车辆运行过程中三电、整车绝缘等19类关键数据实时预警和监测,全面掌握与监管车辆状态,降低发生火灾及机械、电气事故的概率,车辆运行更安全更可靠。
变化四:运维保障升级 乘公交服务更巴适了
大运会开幕式期间,为了实现“观众有序乘车、车队按组行进、车辆按点停放”运输要求,成都公交采用颜色、编号的“彩虹编组”方式,实现交通流线清晰、车辆划区管理、车辆高效归场。同步依托场站资源开展靠前维保,用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方案解决车辆故障,实现车辆“零抛锚”目标。
未来,成都公交将持续挖掘场站“金边银角”,优化场站功能空间布局,增加车辆停车位,为车辆充电、维保、清洁等环节作业提供更强后勤保障。此外,依托场站资源,持续升级运维驿站靠前维保服务网点,持续完善“3+N”便民服务驿站网格,为市民出行营造多元化的服务新场景。
大运会的落幕,既让人恋恋不舍,也让市民对城市有了更多期待。实际上,成都大运会是自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创办以来首次从筹办之初就对遗产工作进行全面规划管理的一届大运会,成都大运会将为成都、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丰富的“大运遗产”,后大运时代,成都公交将带着“大运经验”持续优化市民出行体验,让体育盛会的光辉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便利!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 补贴补偿到位100% 洛阳发布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07-26]
- 保定公交遇难关 石家庄首批100辆公交车雨夜驰援![07-14]
- “520全国公交驾驶员关爱日”优秀经验征文活动开启 6月30日截止[06-13]
- 北京公交专用道开放首个周末 早高峰瞬时通行量提升[06-09]
- 微信小程序预约 北京公交集团核心区巡游定制公交正式上线![06-08]
- 北上深蓉等地出台公交专用道共享政策 是否应慎重决定?[06-02]
- 亲临一线指导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到济南公交调研[06-01]
- 北京通勤班车居然可以走公交车道了!符合条件点击填写申请表即可[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