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关注本土汽车零部件---等谁来爱?

关注本土汽车零部件---等谁来爱?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11日 00:00 作者:崔元苑 来源:人民网-汽车频道

         本土零部件产业多年来潜伏的结构性缺陷终于在外资垄断势力和国内整车厂年年压低采购成本的双重压力下暴露无遗了。

 

         “现在国内的车型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零部件配套都是人家的体系和渠道,我们根本进不去。政府提出发展汽车工业要零部件先行,但如果开发出来没人用,又如何先行呢?” 这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大部分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陷入苦恼和困扰。

 

         我国的高端零部件企业95%以上的核心技术都被跨国公司所控制,而我们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能力上都处于劣势。技术劣势就是跨国公司对我们的控制,能力劣势就是我们零部件企业目前还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但是我们不能甘于亦步亦趋,因为一旦形成“马太效应”,残喘的本土零部件业将面临着可能彻底失去市场主体地位的险境和挑战!

 

         因此,除了自主,我们别无选择!但是攻克技术难题需要资金支持和创新平台。

 

         “很难与整车厂沟通,或者说接不上头。”不少零部件企业怀有同感,“不知道整车厂的采购体系、流程,达不到他们的标准,根本进不了门。” 整车厂的采购人员也有难处,国内刹车系统、转向系统、汽车电子等功能部件的生产企业太少,塑件、饰件的零部件企业又太多,良莠不齐,只能优中选优。而且,很多整车企业出于眼前利润的考虑,对本土零部件技术攻关抱有怀疑和歧视。一是企业担心产业化过程中会出现问题,不愿意再投入,二则认为自己是整车厂,不干零部件,对自主技术水平还有疑问,相反,对国外零部件产品很信任,拿过来就配装到整车上。而在整车厂基本都是合资企业的情况下,本土零部件企业几乎都被排斥在整车的配套体系之外。

 

         当我们看到清华大学宋健教授自主研发的ABS在北京奔驰疑惑的眼光中一年攻克之后,才知道过去是我们把跨国公司技术神秘化了。但是,跨国公司不会坐等本土零部件研发成果。他们往往会在我们没有掌握技术之时,尽最大可能谋取暴利;当我们掌握技术后,他们又会马上利用规模、资本和技术优势与我们竞争。比如,华晨骏捷曾经一段时间遭遇的供货不足问题,便与三菱减少对华晨的发动机供应有关,原因之一是华晨全面开发发动机后将逐步放弃三菱发动机,原因之二是华晨骏捷与三菱的合资车型东南蓝瑟的竞争对手。

 

         最近,东安汽车发动机公司利用与日本三菱自动车合资合作的机遇,斥资20亿元引进三菱一款技术成熟的自动变速器生产技术,并将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国产化。该项目将分两期推进自动变速器的国产化步伐。2009年完成的一期工程年产量15万台,初期以来件组装为主,2010年开始实现部分零件国产化。此后将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国产化水平,最终形成年产自动变速器30万台的产能,并力争实现全部国产化。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从从东安我们看到了希望。

 

         专家认为目前我们国家的零部件企业可以分为四类:主机依附型企业、部委下属企业、自主发展的民族零部件企业和跨国公司零部件企业。这四类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定位,灵活制定战略合作方案。

 

         对于自身研发能力比较强的主机依附型企业,在国际化大趋势下,我觉得走分离的道路比较合适,先进行分离,然后并行发展;对于部委下属的企业,其部委下属和部委之间长期来建立了比较好的关系,可以通过双方参股、控股、交叉持股等手段,共同发展;而对于自主发展的民族零部件企业,由于能力强弱不一,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做二级三级层级供应商,不必都做原始供应商,准确定位,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梯级工业体系;对于合资零部件企业,即便我们暂时没有掌握核心研发技术,但是可以利用已经掌握了的适应性改进技术,加快自主发展之路,朝一级供应商努力。由此可见,提升零部件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靠自己发展,另一方面还是要寻求多方合作,这是零部件企业的一个重要出路。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汽车品牌才能摆脱外方技术的制肘,掌控自己的发展命运!

链接://m.azurecross.com/supply/2008/0711/article_2295.html
配套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