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我国已形成12万台发动机再制造能力

我国已形成12万台发动机再制造能力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4日 00:00 作者:佚名 来源:汽车周报

   2011年10月9日,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和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内燃机再制造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节能司综合处副处长王孝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晏一平等分别介绍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经验并对国家再制造产业政策进行了解读。

 

   从晏一平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3月国家开展在14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再制造试点工作以来,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工作在相关标准、技术与工艺、相关政策的制定、推广宣传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成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11类强制性和推荐性再制造工艺与再制造产品标准,试点企业基本了解和不同程度地掌握了再制造的技术与工艺,如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技术、再制造拆装技术工艺、再制造清洗技术与工艺、表面再制造加工技术与工艺、再制造检测技术、智能化再制造技术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资质管理及发展研究、产品市场调研、“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试点验收标准及程序等一批课题的研究也相继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已经形成12万台再制造发动机、3万台再制造变速器和40万台再制造发电机、起动机的生产能力。

 

   来自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的信息显示,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原型产品,但可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并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可降低达80%以上,是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王孝洋则用需要做、有的做、能够做、值得做、必须做五个要素阐述了对再制造产业和发展的理解。他认为,第一是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再制造需要做;第二是内燃机工业品的市场保有量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程度,加上潍柴、富强等比较成功的再制造企业模式,形成了再制造有的做的要素;第三是我国的再制造技术、工艺、装备等已经具备了这种基础,完成了再制造能够做的要素;第四是再制造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经济价值,有眼光的企业还应该看到它的社会价值和市场潜力,表明了再制造可以做;第五是再制造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正面对之进行引导,进行政策扶持,包括生产准入制度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最终决定了再制造必须去做。

 

   从王孝洋的讲话中记者注意到,由于目前国内对进口的二手机电设备产品有严格的管控措施,按照现有的政策法规,国外的再制造产品目前仍然被定义成二手机电产品,现有政策法规与产业发展的不同步影响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并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可以用积极的眼光来期待进出口政策的调整预期。

 

   从晏一平的讲话中记者也注意到,由于许多再制造类原始零部件属于废旧产品范畴,目前几乎所有再制造旧件的回收都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影响了再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试点验收文件资料的制定、再制造产品目录的制定等相关工作也正在努力推进之中。目前,国家要求开展的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工作也相应展开,再制造产品的范围将扩大,再制造试点企业的数目将增加,将探索和完善可再制造旧件回收和再制造产品的销售渠道,开展相关网络的建设试点,并将加强再制造相关专业化国产装备的生产和产业化应用。

 

   据王孝洋介绍,在他近期参加的一些相关国际会议和与国外相关部门的商务洽谈中,一些主要欧美成熟技术国家已经把推动再制造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他表示,工信部对国内汽车与零部件企业再制造产业持积极支持态度,并将从工业发展战略、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法规、行业标准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内燃机行业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王孝洋认为其在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强调,内燃机全行业已经形成了共识——即既要从增量上要效益,推陈出新,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也要从存量上出效益,充分地挖掘产品市场保有量的较优势,创新业务模式,增强对存量市场的掌控能力,大力开展废旧内燃机的再制造、再利用,提升服务水平。

 

   王孝洋透露,工信部已经委托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进行《内燃机再制造实施方案》课题的研究,并将与中内协商议,希望无论是从补用户端还是从补生产端,用税收减免的方式,通过政策的突破,让开展再制造、做于国于民有利事情的企业得到实惠。


 

链接://m.azurecross.com/supply/2011/1024/article_35092.html
配套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