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公交车上看时代变迁
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上的公交车,是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在武汉市运营了八十年的1路公交车,从汉口双墩站出发,经过高楼林立的解放大道,穿越繁华的中山大道,最后抵达整洁的沿江大道。六十年来车内车外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发展脉搏。
张延安是1路公交车的退休司机,在公交车上工作了近四十年,听说车队正在举行六十年的成就展示,他又来到了昔日工作的地方,却发现这里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张师傅,我们现在换了绿色天然气车,比以前更环保了。”
张延安上个世纪70年开始驾驶1路公交车,当时武汉的公交车基本上是进口的,车身、车门和车窗全是木头制成的。几年之后,1路公交换成了进口的柴油车,这种车后面挂一节车厢,一次可以装上200人。可即使是装这么多人,车厢里还是人挨人、人挤人。
1路公交退休司机 张延安:“(起点出发开 站)到宗关就装满了,一直到宝丰路才能停,跑月票的人望着没有办法。”
八十年代之后,张师傅的座驾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先是解放140、然后是东风141、再又换上了扬子江客车。这些国产客车不仅车速快了,车厢内人性化的设施也越来越齐全:老弱病残孕座位、越来越低的脚踏板,等等这些都让人在细节处感受一份温馨和关爱。而且随着专线车的出现,挤公汽的现象也明显减少。
记者 胡芳:“车窗内,1路公交的旧貌换新颜让张师傅有了深切的感触,车窗外,每天都要经过的这条解放大道更让张师傅看到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
张师傅回忆说,当时解放大道的机动车道很窄,道路两旁的自行车道很宽,足有五米,因为那时骑自行车的人很多。八十年代,武汉市对解放大道进行的一次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投入3.2个亿,使机动车道变成了8车道。
1路公交退休司机 张延安:“宝丰路到新华路以前是2个红绿灯,道路拓宽了 红绿灯变6个了。”
道路在变,道路两旁的建筑也在变。张师傅说,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解放大道两旁除了武汉展览馆和湖北省柴油机厂、湖北棉纺厂这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外,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九十年代之后,1路公交车所经路线,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代替了以前的武汉展览馆,老武商孵化出了庞大的商业群。沿江大道的变化最让张师傅开心,这里不仅有步行街这样的繁华街道,还有成荫的绿树和美丽的江滩,张师傅说,这在几十年前他想都没想过。
1路公交退休司机 张延安:“这个城市的变化确实是大,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好。”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 2022两会聚焦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公交客运热点和议题?[03-11]
- 王健:从交通安全心理学谈贵州安顺公交坠湖事故成因[07-15]
- 公交客车落水如何自救?这篇攻略或许能救命 [07-09]
- 驰援武汉!土木工程学会公交分会同纳儿科技为武汉公交捐助万余只口罩[01-31]
- 河南郑州:20辆宇通氢燃料电池公交将陆续投放[08-17]
- 打响蓝天保卫战!各地公交换新忙[07-30]
- 陕西西安 : 超3000辆纯电动公交车年内投用[06-06]
- 上海:新能源公交同比增长100%,累计推广量已达到16.9万辆[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