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客车出口与品牌建立
四、机遇与优势
尽管,如上所说我们存在各种各样的差距,但是使我们能够信心饱满的迎接这些挑战的是,目前对于中国出口企业来说,机遇和优势同样是外国竞争对手不具备的。
1、从机遇方面来看,首先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正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中国和国内的企业受经济危机较小,在当前经济形势回暖的形势下,中国企业能够更迅速的恢复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经济危机造成的资金问题使发达国家市场降低了购买标准;其次中国各级政府一直以来对于出口企业都采取较大的支持力度,为出口企业提供诸多便利政策;再次,目前包括欧盟、澳大利亚在内的一批发达国家市场都在规范市场认证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认证标准,可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退货现象;最后,中国的政策法规正在与国际接轨,使得中国产品标准正在逐步提高,也使我们的产品起点逐步提高。
2、从优势层面看,中国已成为世界客车制造基地,这使得我们拥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也使我们的技术含量稳步提高,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如此完善的产业链和大规模的制造能力也使我们能比其他竞争对手实现更短的交货期。
3、从完成个性化需求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完成个性化定制的满意程度较高。目前,中国一大批具有实力的企业能够独立完成任何规模和型号的订单,无论是CNG、LPG、混合动力还是柴油发动机,都能够制造并且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一能力在国外竞争对手中是少见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投资如此多门类的生产和研发设备。
五、对策:建立全球品牌
时至今日,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不少人对于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还存在大量误解,认为中国人一夜暴富没有文化,认为中国制造就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消除所有这些误解当然不是通过我们客车业内就能做到的,但是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这些现状,知耻而后勇,更加努力的推广我们的品牌、树立我们的形象。同时我们也要做到严格自律,提高诚信度和避免无序竞争,并且从根本上解决出口难题。以下,我就产品本身、核心价值和技术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对企业如何建立全球品牌的理解。
1、就产品本身方面而言,首先是合理的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这种采用并非全部简单的使用国际大品牌的产品,因为不一定所有最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匹配的,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设计匹配技术。以艾里逊为例,我们知道如果产品销售后不匹配,那么我们此前做再多的宣传工作,产品也会被用户最终否定。所以艾里逊设置了匹配运用工程师,任何一款产品的,销售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工程师签字。如果没有匹配运用工程师的签字,即使是总裁亲自批准的产品也无法卖给用户,这非常严格。在此基础上,产品还应该做到适应用户所在地的文化和使用条件、差异化和人性化。所谓人性化看起来是一个很空的口号,实则不然。人性化对产品的要求是细致的,它不是要求产品具备一个华丽的外表就可以,二是让车内部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在使用中感到舒适。比如空调的风口是否让人不适、座椅是否安置踏板、车门尺寸是否适合任何身材的人。外国人说细节是魔鬼,这些微小的细节足以影响整车的形象。当然,在产品本身方面我们还应该主意可靠性,耐用性及安全性。
2、就核心竞争力而言,它应该包括提高企业实力、建立持续竞争力、建立高素质销售团队等一大批概念。当前各企业都在研究这个话题,我想强调的是经销和售后服务体系这一方面。就艾里逊而言,当我们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假设我们连续卖了两台变速箱,第一台可能是销售人员卖出去的,但是第二台应该是售后服务人员卖出去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容易被我们国家的企业忽视的,售后服务是推动销售的重要力量。这一概念使艾里逊的客户回头率达到了95%。
另一点是后市场的销售, 大部分厂家都只注意到售后服务网络的建立和售后服务支持,都忽略了后市场的营销,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零配件的及时供应,同时后市场的营销也是可以给企业带来一部分的利润空间,这些利润空间不仅来自于零配件销售,同时也可以来自于工时费。
3、就技术与品牌的结合的角度而言,除了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等一批技术实力外,如何有效的结合客户点菜的经营模式和整车企业引导市场消费的模式。客车业点单式消费可以有效的满足一线最终客户的使用需求,并能根据他们的要求量身匹配生产出所需要的客车。同时整车企业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市场所需要的车辆,合理正确的引导消费者,告知他们何种需求应该选择何种配置。当然,提出这种方案需要企业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和品牌形象,这样才能够让客户对企业提出的方案信服。这一点上,品牌与技术是相辅相成的。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 从钛酸锂“逆袭” 看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三国杀”[03-29]
- 直播—“安凯美丽中国行”第四季银川站[03-29]
- 康明斯:链合全球技术资源,构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扬子江雷洪钧:大客车更适合用磷酸铁锂电池[01-30]
- 欧科佳张小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共交通[01-11]
- 欧阳明高答客车网:“十三五”客车电池什么样[01-15]
- 2016百人会23位专家领导共话新能源客车[01-27]
- 谁家的车 让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