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会展新闻 > 中国汽车与越南汽车市场分析

中国汽车与越南汽车市场分析

2008-01-01 作者:xiaoh 来源:中国客车会展

五、中国汽车开拓越南市场正逢良机


    据最新消息,越南商务部与中国相关部门经过磋商,已同意中国在越南设立两家汽车组装厂,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另外从2007年12月15日开始,越南全国要求驾驶摩托车必须戴头盔,越南是个摩托车大国,拥有几千万辆摩托车,对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个巨大的商机!越南政府原已不再对外商颁发汽车组装执照,但为在今年加入WTO,政策已有所调整,中国企业应该抓紧这一机遇,加大开拓市场力度。
    近年来,中越贸易发展势头良好,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对越出口各类汽车及底盘3426辆,金额2479万美元,其中一汽每年向越出口1000台一类底盘。2005年4月,金杯轻卡批量出口越南;2005年5月份,柳汽也向越南出口了汽车。其它汽车工程机械及相关配件对越出口辆也呈上升趋势。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在越南市场占有明显优势的原因主要是比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更为优惠的价格---据有关资料显示:现有数十个在越南销售的中国品牌的汽车(产品),其价格比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同类车型便宜20-40%。
    越南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载重汽车和客车零配件,中国载重汽车和客车将以其价格优势进一步扩大在越南的市场份额。越南现代汽车总经理阮春环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中国汽车品牌、车型、价格和质量的激烈竞争”。越南长海公司董事长陈伯阳承认,尽管生产中国载重汽车零配件有配额,但该厂生产的福田汽车同样面临中国汽车的激烈竞争。越南原工业部副部长曾在公众网发表看法,2006年以后,随着保护壁垒的取消,廉价的中国汽车将涌入越南,使越南汽车市场呈现另外一种景象。中国质优价廉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必将在越南占有明显优势。
    据越南工业部资料,截至目前,越南有30多家企业(主要在越北地区)获准进口汽车零配件组装生产汽车,其所有进口的汽车零配件几乎都来自中国。所组装的中国汽车品牌有11个,分别是:东风、轻骑、长征、力帆、金杯、北汽福田、九龙等。越南交通运输部所属交通运输进出口与合作投资公司称,目前在越南北部和西南部共有25个汽车销售代理商,代理销售9种中国品牌汽车(主要为载重量为700公斤至2.5吨的货车和8座至29座的客车),其市场售价比韩国同类产品便宜20%-30%。当地专家预测,到2006年中国载重车、客车、卡车、专用汽车将与韩国、日本、俄罗斯汽车展开一场大战。原越南工业部副部长阮春准曾在公众网上发表看法,认为越南汽车工业现状近似前些年的摩托车组装生产状况,保护壁垒取消后,廉价的中国汽车将涌入越南,使越南汽车市场呈现另外一种景象。
    在农村货运车辆需求功能主要用于运输泥土,建筑材料的功能需求更高。对此状况,Benz车是最适合要求的,但韩国产的2.5吨载重量的Benz车价格达到400兆越盾/辆,而同等载重量的中国车价格才170-180兆越盾/辆,因此中国的货车更受消费者关注。对KIA轻型货运车辆经营有多年研究的上海朱莱汽车销售公司负责人陈柏杨先生说:现在是具有价格优势的各类型中国车的时代。根据对汽车销售代理商观察,农村消费者目前对质量还不是很注重,最关心的是价格问题,因为价格的差距太悬殊,中国汽车有望在销量上夺魁。
    值得注意的是当中国的各种汽车正处于“百花齐放”时,质量问题也不应该被遗忘。在越南经营投资销售中国汽车的业界人士公认:只有东风、长城、今杯、FAW、哈飞、福田等一些品牌的中国汽车在质量上有很高声誉。以上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都会对合作的对象进行各方面严格的审验。如越南国内哪个企业能成功与以上企业合作并获得技术转让,则生产的车辆质量就很有保障,售后服务等相关政策也会进展顺利。
    随着中国企业出口范围的扩大,不可避免地要触动跨国汽车巨头们的利益,难免遭遇跨国汽车巨头们的打压和越南本国汽车企业的恐慌。越南现代汽车总经理阮春环认为,中国载重汽车和客车畅销越南,越南汽车市场将出现汽车价格大战。“我们正面临中国汽车品牌、车型、价格和质量的激烈竞争”。 
    越媒体报道,越政府从2006年1月1日起削减原装汽车关税,从2006年5月1日起解除旧汽车进口禁令,使越汽车生产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行业人士认为,既然中国汽车能够以价格优势和时尚款式打入世界上最难进入的欧美市场,越南紧邻中国,中国汽车价格又相当吸引人,大量中国汽车进入越南市场是迟早的问题。
    越南汽车行业的担心是有理由的。按规划,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年,而国内需求仅为900万辆/年。可以预见,到时中国汽车产业将占国民经济的5%,汽车年出口金额超过500亿美元。中国的目标不仅仅是打入欧美市场,低廉的价格将帮助中国的汽车打所有自己想进入的市场大门。假设每个中国品牌汽车在越南销售2款车,每款车销售1000辆,其总量就远远大于越南国内所有联营汽车厂家的年总产量,并足以塞满越南所有的公路。这时越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过去7年,越南就见证了中国摩托车如何进入越南市场,并在越南道路上驰骋。


六、中国汽配产品


    据越南贸易部消息,2005年前9个月,越南进口汽车零件5.98亿美元,同比增长63.8%,成为30种主要进口商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品。
    越南进口的汽车零件主要来自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从上述4个市场进口的汽车零件价值,2004年分别为9400万美元、9300万美元、8900万美元和5600万美元;2005年1-8月份分别为1.47亿美元、8900万美元、7900万和8600万美元。
    越南本国汽车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有11家汽车合资厂,主要以CKD1和CKD2方式进口散件组装,年生产能力为17.3万辆。越南有30多家内资汽车生产组装企业,60多家汽车零部件加工厂。但是60多家零部件加工厂只能生产些低端产品,在汽车所需要的三万多种零部件中,越南汽配企业能独立生产的产品很少。目前尚未有任何企业对汽车关键部分如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的生产制造进行完整投资。
    我国企业除出口外也应该考虑在越投资设厂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根据国产化方针,越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越进行零部件生产,如越财政部将逐步取消目前的汽车散件按套计进口税,代之以按汽车各零部件分别征税,限制全散件进口,鼓励企业提高在当地采购的比例。我国一些传统产品如汽车电器、制动器、铝车轮、汽车线束、等速万向节、刹车片等在世界上已占有重要地位。汽车音响、轮胎、发动机零件等产品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越来越强,可考虑在条件成熟时有步骤地在越投资生产。
    越南的主要汽车产业集群是:芹苴TRA NOC工业区;胡志明市工业群;清化组装基地等。为了提高汽车产品国产化率,越南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向国内企业提供低息的贷款及优惠的税收政策;根据不同零配件确定进口税率,取代原来的CKD进口税表;提出制造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生产专用汽车和普通汽车项目的优惠机制等。争取到2010年国产化比例达到35%-40%,并力争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汽车零配件。目前来说,越南汽车提高国产化率的收效甚微,仍以合资企业和进口汽车及零部件为主。


七、建议措施

    
(一)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早日将我汽车产品打入越南市场。迫于形势压力,越方已在考虑通过进口我汽车散件强化本国汽车组装生产能力,并已采取初步措施。但汽车产品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越方对我产品实力尚存疑虑,特别是在摩托车过度膨胀造成严重交通影响之后,越方对放开我汽车散件进口仍瞻前顾后。建议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如参加在越举办的专业展览会等,在越市场扩大影响,树立良好形象,推动越方早日与我合作。
(二)避免低价倾销
    越南这块诱人的汽车市场,吸引了中国众多汽车企业的目光,但是要注意不能“见好全上”,这样容易导致恶性竞争。低价竞争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而且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从而影响中国产品形象。因此有关部门要注意加强沟通协调,根据越南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出口策略。
(三)品牌推介
    眼下,从我国进口零配件组装的汽车非常畅销,但这种好日子不会太长久。品牌市场推广将是我国汽车在越南市场的软肋。从两年前(有的甚至更早,如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边民通过边贸把汽车零配件销到越南)通过我国边民中介商逐步把发动机等零配件推销到越南市场,直到今年9月份才有媒体向广大消费者系统介绍其中的一些品牌,这无疑等于骑着蚂蚁闯市场——太慢了。除了最近在一些媒体报道中见过我国某些汽车品牌外,还没见过国内哪个品牌汽车在越南知名媒体上做过广告,根本谈不上市场推广。

(四)完善营销体系
    在优质、价廉的基础上,中国的企业还要组建完善的营销体制,重视售后服务工作,可以在各经销处派驻维修服务人员。这样能让越南的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无后顾之忧。
(五)在越投资办厂
    由于越南出台了一系国产化的优惠政策,我国的一些有优势的产品可以寻找越南的合资经营伙伴,甚至可以收购、重组越南现有的汽车及零部件公司。沈阳金杯汽车公司与越南春坚集团联合建成了越南第一大汽车厂,这对开发金杯轻卡在越南的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与越方达成整车购买、CKD散件组装和技术输出的协议。据了解,越南的很多工业园区都欢迎中国合作办厂。

 

阅读量:
参观登记
相关阅读
客车网[www.m.azurecros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1年5月26-27日,第六届(2021)“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总决...
《新能源客车采购指南》,记述中国新能源客车技术与市场发展历程。2020版《...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