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60年系列:河南公路六十年周年辉煌成就
在河南公路版图上,标志着国道、省道的粗大红线,像强壮的动脉蜿蜒纵深,而密如蛛网的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般绵延伸展。这些或粗或细的“血管”,正在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向纵深处扩展……
河南公路遭受战争破坏和自然损坏,1949年初可维持临时通车的公路仅有328公里,经过各级政府动员群众普遍进行公路整修,1949年底,全省恢复公路通车里程达3909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3公里,平均每万人有公路0.49公里;1957年底,全省唯一不通汽车的栾川县城通了公路;1978年,河南迈开了公路恢复发展的第一步;1998年提前完成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全省乡乡通公路和所有行政村村村通机动车的目标;2005年,河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有了自己建设的第一条高速公路;2007年,河南全省4808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水泥(油)路,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00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公路密度达到14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位,都比1978年增长6.6倍。普通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8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72%;一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47公里,实现了新突破。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66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是改革开放前的10.9倍。河南公路已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农村公路为脉络的沟通城乡、贯通省际、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基本确立了其公路交通战略枢纽地位。
一
2006年,从省会郑州到七朝古都开封,多出一条双向十车道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的城际快速路——郑开大道。这是河南省为加快中原城市群崛起而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50年代初期,河南公路普遍存在晴通雨阻的问题,而对民生影响最大的干线公路更是亟待改善,1953年至1957年,全省全面恢复干线公路建设,到1957年末,干线公路达到5439公里,占通车总里程的36.4%。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时期,河南公路事业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在中央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国家和地方共投资5.3亿元修建干线公路,这是前所未有的。1978年以后,河南公路坚持“改建和新建相结合,以改建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原则,重点对国省干线公路进行技术改造。由于这一时期,河南财政长期对公路建设没有投资,国家补助也很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采取“民工建勤”或“民办公助”的办法,对繁忙的路线进行改进拓宽。1985年,干线公路的拓宽工程陆续展开,拓宽工程对解决河南省公路通行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为以后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打下了良好基础。这一时期,不仅公路里程增加了,而且公路路面结构和标准也有了提高,从渣油路面向沥青路面过渡。截止1987年底,河南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9731公里,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123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748公里,初步形成以二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交通网。
1987年,河南公路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其所处的枢纽地位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仍不相适应,公路交通滞后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瓶颈”。1987年,河南养路费收入仅8亿多元,公路部门包袱很重,为解决公路建设资金问题, 1987年9月,河南省交通厅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公路建设养护5年大包干合同,其要点是“以路养路,不缴不要”,大包干自1988年1月1日起至1992年底,河南率先成为中国第一家推行公路建设养护大包干的省份。公路建设养护大包干责任制的出台给河南公路建设养护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实施,标志着河南公路敲碎经济计划的坚冰,掀起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高潮。这期间,干线公路建设仍然以改建为主。经过五年的发展,大包干初见成效, 1992年底河南公路主要指标在全国的位置与大包干前的1987年相比,公路总里程由第九位上升到第八位,其中一般二级路里程由第五位升到第三位;养护里程由第12位上升到第10位。
河南公路建设高潮始于90年代初,当时正值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初期,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河南果断确立了超常规、大跨度、高起点、快节奏加快全省公路交通建设步伐的指导思想,公路建设全面铺开。加快发展仅靠政府资金已不能满足需要,为尽快解决由于资金不足造成公路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199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政治动员、经济补偿、行政干预、各方支援”和“集资建设、有偿使用、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公路工作双十字方针,这一年,河南省首次向世界银行贷款1.2亿元用于河南公路建设,其中部分资金用于豫北路网改造。1995年是“八五”最后一年,通过实施第二轮公路建设养护大包干,公路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八五”末,全省干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679公里,二级公路比重由1987年的4.4%提高到1995年的11.5%,公路路况有了明显改善。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做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决策。随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东引西进、开放带动”发展战略,为河南公路建设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机遇。为把公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贷款,实现“建设资金统一筹措、贷款资金统一使用,还贷资金统一管理”,1998年我省干线公路建设首次实行“统贷统还”融资政策,以全省干线公路收费权作质押,统一向各银行贷款,对全省路网实施改造升级。通过各种方式从各大商业银行贷款成为这一时期公路建设的主流,“统贷统还” 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河南省公路加快发展与资金不足的矛盾。“九五”期间,全省公路建设投资达到189亿元,其中干线公路建设达到105亿元,五年间,新增公路14746公里,全部打通207、209线在河南省境内200多公里断头路。到2000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4453公里,居全国第六位,其中一、二级公路100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8.6公里,路网等级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九五”期间干线公路的快速发展,充分证明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对公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收费公路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多年来公路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了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适应了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新要求。
为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2001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公路建设的意见》,成为当时指导我省公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加快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2001年冬春农闲季节,全省开展大范围的公路路基加宽工程,全省干线公路共完成路基加宽6000公里,又为今后加快公路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河南公路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年二级公路新增1320公里,总里程突破一万公里,年增长里程位居全国第一。河南公路人以超常规的工作,创造了超常的业绩,公路建设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起到了“先行官”作用。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交通工作给予了通令嘉奖,并召开庆功会进行表彰。
2003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交通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放宽准入条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全省交通建设”。同年,河南省交通厅与河南省发展改革计划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投资经营性公路管理的通知”。次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干线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此后,为进一步增强干线公路的持续发展能力,解决干线公路平均拥有量不高、养护资金不充足等问题,各级公路部门积极探索新的投融资模式,建立了干线公路投资新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干线公路建设。这些办法和政策的出台,使河南公路建设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由此也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河南速度”。“十五”期间,干线公路投资增长很快,五年间,干线公路投资达到35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38倍。截止2005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950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达到20909公里,是“九五”末的1.15倍。
200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干线公路建设管理的意见》(豫政[2006]81号文),对1998年以来 “统贷统还”的路网贷款按照“谁使用谁偿还” 的原则和“统一贷款、分责偿还、综合平衡”的办法,建立省、市两级还贷责任制。2005年以来,干线公路进一步优化公路网结构,三年间,干线公路建设共完成投入资金161.8亿元,新改建里程4154公里。截止2008年底,河南干线公路总里程达到24万公里,普通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8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72%,其中一级公路547公里,二级公路2.3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比例达到9.7%。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44.1公里。
二
2007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宣布:河南省率先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所有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然而在这之前,农村的道路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规模的干线公路建设,促进了山区公路的发展,带动了县乡公路建设,地方为改变交通落后面貌,发动群众自力更生修建县乡公路,文革十年间共新建县乡公路5129公里,公路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截止1977年底全省县乡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8518公里。1978年河南仅有县乡公路19880公里,到1979年底,县乡公路有25483公里。全省2065个乡镇中,还有869个乡(镇)不通油路。1196个乡(镇)通油路,通公路行政村仅有8562个。全省不通水泥、沥青路的乡镇869个,其中:不通公路17个;全省不通水泥、沥青路的建制村33399个,其中:不通公路14125个。
实施改革开放的1978年以来,为改变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的现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1983年5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行民工建勤和民工补助的办法修建和养护公路的通知》。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用以工代赈方式补助贫困地区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988年,河南省交通厅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公路建设养护五年大包干的改革措施,汽车和拖拉机养路费征收均顺利完成大包干目标。五年间,先后从汽车养路费中拨出费用于补助县乡公路建设,以改变老少边贫地区的交通面貌。这些政策极大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公路部门的积极性。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南省实施了全省第一轮的乡镇及行政村通油路建设工程,全省各级交通公路部门依靠“民工建勤”、“民办公助”、“以工代赈”、“交通扶贫”等政策,加快县乡公路建设;199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山区开发建设若干政策的决定》,199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县乡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有了政策方面的依据和资金来源的保证,河南公路于1998年提前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全省乡乡通公路和所有行政村村村通机动车的目标;2002年起,又实施了6000公里县道二级公路建设和8000公里县乡公路国债项目改造工程,然而要想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这些还远远不够……。
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主要作用。2005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一项重大决策: 到2007年底,全部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目标,并将此列入为群众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2005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2006年11月,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完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在这一大背景下,从2005年开始,全省启动了以“村村通”为重点的农村公路建设。三年间,河南省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5.9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5万公里,其中“村村通”投资98亿元,2.6万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油)路。到2008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仍居全国第一位,达到21.66万公里,是改革开放前的10.9倍。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及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由部门主导向政府主导的转变。从2005年起,省政府明确各级政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二是实现了以群众投资为主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资和群众一事一议为辅的转变。2005-2007年,省政府将“村村通”省补助标准由以前的1—2万元提高到8—10万元;充分调动了各市建设和筹资的积极性,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并且进一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在北京召开的农村公路与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上,辨证地分析了我省农村公路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河南省的GDP排到全国第五,河南中部崛起是怎么实现的?分析发现河南县域经济这几年走到了中部的前面,县均财政收入、人均GDP在中部最高。县域经济能有这么快速的发展以及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我认为军功章应该让给农村公路的贡献”。
农村公路建设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平顶山市鲁山县张沟村地处深山,原来因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2004年,该村通水泥路后,山货走了出去,当地的田园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村民纷纷建起农家乐旅馆,年人均纯收入由以前的80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3000元。省委徐光春书记在张沟村视察时说:“村村通公路,不仅能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村公路建设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焦作市博爱县孝敬镇通过“村村通”建设,促进了蔬菜种植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建起了万亩蔬菜园区,并且形成了大型的蔬菜市场,山西、广东的客商也纷纷前来。如今的孝敬镇已成为布局区域化、产品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信息化、技术服务网络化,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特色乡镇,温家宝、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到孝敬镇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农村公路建设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了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并通过实施“路、站、运”一体化建设,公路运输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有力地服务了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2007年底,河南省不仅实现了乡乡都有农村客运站的目标,12328个招呼站也遍布中原广大农村。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搭建了步入文明、走向富裕、实现和谐的桥梁,有力地服务了我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如徐光春书记所指出的,交通建设为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装上了奔跑的轮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
改革开放初期,河南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适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经过30年的发展,河南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实现了优势互补,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公路交通由不适应到适应经济发展,并开始逐步引领经济的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公路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建设和谐河南的目标,以服务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宗旨,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能力充分、运行高效、服务可靠的干线公路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按照“政府主导,分层负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强化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交通基础条件。
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路工作全局,逐步提高“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结构完善、服务优质、管理科学的公路服务体系,以公路助推经济发展,实现公路交通大省向公路交通强省跨越。预计到2020年,干线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2500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达到9000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6000公里。所有相邻县(市)之间以二级及以上公路直接连通;县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实现乡乡通二级公路;基本实现乡镇、农村经济区之间以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直接联通,公路路况良好,配套设施完善,安全畅通,构建一个四通八达、网络完善、服务优质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m.azurecros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m.azurecross.com
- 2022两会聚焦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公交客运热点和议题?[03-11]
- 王健:从交通安全心理学谈贵州安顺公交坠湖事故成因[07-15]
- 公交客车落水如何自救?这篇攻略或许能救命 [07-09]
- 驰援武汉!土木工程学会公交分会同纳儿科技为武汉公交捐助万余只口罩[01-31]
- 河南郑州:20辆宇通氢燃料电池公交将陆续投放[08-17]
- 打响蓝天保卫战!各地公交换新忙[07-30]
- 陕西西安 : 超3000辆纯电动公交车年内投用[06-06]
- 上海:新能源公交同比增长100%,累计推广量已达到16.9万辆[03-27]